發布日期: 2025年11月05日
每年到了除權息旺季,許多投資人都會注意到自己的股利收入會被扣繳一筆"二代健保補充保費"。這筆費用是什麼?為什麼領取股利時要被扣款?起扣點又是多少?
本文將深入淺出解釋二代健保與股利的關係,讓您在投資理財時能全面掌握相關成本。
二代健保於2013年1月1日正式實施,主要目的是為了擴大健保財源,確保全民健康保險的永續經營。與一代健保最大的不同在於,除了原本依薪資計算的"一般保險費"外,新增了"補充保費"制度。
補充保費的徵收對象主要針對"經常性薪資以外"的收入,包括:高額獎金、兼職薪資、執行業務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股利收入。

股息所得是二代健保徵收範圍內的六大類收入之一。當公司分配股利時,若單次股利金額達到2萬元以上,就需要繳納2.11%的補充保費。
現金股利:若單次金額≥2萬元(含)以上,就需扣繳補充保費2.11%。
股票股利:以分配股數×面額10計算,計算方式為:單一公司發放股票股數×面額10+現金股利。依發放日期決定是否需要兩者加總以後,若單筆≥2萬元(含)以上,需扣繳補充保費2.11%(先從現金股利中預扣)。
例如,某個股配發每股1元現金股利、1元股票股利,投資人擁有10張該股票。每一張股票的股利總額(現金股利+股票股利)為(1+1)×1,000股=2,000元。
10張的股利總額為:2000元×10張=20000元,達到二代健保課徵門檻。因此,投資人會被扣繳2000元×2.11%×10張=422元的補充保費。
費率與起扣點:目前二代健保費率為2.11%,起扣點為單筆給付達20,000元。
計算公式:補充保費= (股利收入- 免扣額) × 2.11%,需要注意的是,補充保費的計算是以"單次給付"為單位,而非累計全年總額。
也就是說,如果您從C公司收到15000元股息,從D公司收到25000元股息,那麼C公司股息未達起扣點,不扣費;D公司股息25000 × 2.11% = 527.5元。
Q1: 如果我的股利剛好是20000元,需要扣補充保費嗎?
A: 是的,達到起扣點即需扣繳,計算方式為20000 × 2.11% = 422元。
Q2: 海外所得的股利需要繳交補充保費嗎?
A: 不需要。二代健保僅針對台灣地區來源所得,海外股利不計入。
Q3: 基金配息需繳補充保費嗎?
A: 是的,台灣地區基金配息屬於利息收入,同樣適用補充保費規定,起扣點與費率相同。
Q4: 補充保費會調整嗎?
A: 健保署會依照健保財務狀況定期檢討費率,投資人應留意最新公告。
*2025年已發布最新公告措施,預計最快2026年實施“只要一年內利息、股息、租金累計超過2萬元,就要繳納2.11%的補充保費;連獎金也納入計算,超過基本工資4倍(約11.4萬元)就必須繳納。”
新制度的核心調整在於,將以年度累計方式結算,不再以單次金額作為繳費判斷標準。這意味著,以往透過拆分金額來分散利息以規避保費的做法將不再適用。
【EBC平台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本資料僅供一般參考使用,無意作為(也不應被視為)值得信賴的財務、投資或其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