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2日
台股今日收盤創下25474.64點的歷史新高,單日大漲258.93點。
背後最值得關注的是外資單日買超金額高達265.25億元——這一數字不僅是近三個月最高,更相當於投信賣超金額的4.7倍,直接主導了大盤突破行情。
▶從資金流向可以看出外資的強勢佈局
1、與國際資金動向同步
此次外資大舉回流與美聯儲降息預期升溫密切相關。新台幣匯率企穩,降低匯兌風險,加上AI半導體週期復甦預期,使台股成為亞太市場資金配置的重點。
外資買超金額足以涵蓋內資賣壓(投信賣超56.72億元),顯示國際資金話語權增強。
2、剔除弱勢標的
外資賣超方向同樣值得警惕:期街口布蘭特正2(00715L)遭賣超1.83萬張,光寶科(2301)被減持1.35萬張,反映資金正撤離傳統能源與轉型緩慢的企業。
對投資人而言,外資單日買超超265億元向我們釋放了一個明確訊號:下半年行情可能由國際資金主導,需緊跟外資佈局節奏。
外資加碼進資前十名中,電子股佔6席、金融股佔4席。其中華邦電(2344)以4.47萬張居首,鴻海(2317)2.78萬張緊追在後。
台新金(2887)、新光金等金融股也獲超2萬張買盤。同時,台積電收漲至1.260元,鴻海、富邦金等權重股同步拉升,顯見外資正集中火力佈局大型權值股。
▶電子硬科技與金融政策受益股,兩大方向很可能延續至2025下半年
1、 電子股:AI硬體與半導體擴散化機會
外資不僅加碼台積電,更重點佈局鴻海(伺服器/EV)、華邦電(記憶體)、仁寶(AI終端)等二線硬體廠商,暗示資金正從晶圓代工向AI全產業鏈擴散。
下半年可關注❯
AI伺服器與散熱:隨著全球科技巨頭如Google、微軟、亞馬遜等加大AI投資,AI伺服器需求持續爆發。鴻海(2317)、廣達(2382)等代工廠商直接受益,尤其是鴻海在伺服器代工領域的市佔率持續提升。此外,散熱模組廠商如奇鋐(3017)、雙鴻(3324)等也將因伺服器功耗提升而迎來成長機會。
記憶體與週邊晶片:記憶體產業經歷長期庫存調整後,價格已進入反彈週期。華邦電(2344)、南亞科(2408)等記憶體廠商受惠於價格回升與需求復甦,尤其是AI帶動高頻寬記憶體(HBM)需求爆發。週邊晶片如電源管理IC(台半(5425))、嵌入式控制器(新唐(4919))等也將同步受益。
設備與材料:半導體擴產週期帶動設備與材料需求回升。台灣領先的半導體設備廠商如京鼎(3413)、家登(3680)等將持續受惠於全球晶圓廠資本開支成長。材料環節如光罩盒(家登)、先進封裝材料(意德士(7556))等細分領域也值得關注。
2、金融股:政策紅利與高股利防禦
外資買超新光金(2887)、台新金(2887)等金融股,反映市場預期台灣地區可能跟進全球降息週期,金融股淨利差壓力緩解。加上金融股普遍股利率超過4%,在震盪市具備防禦優勢。
銀行股:淨利差改善預期下,大型銀行股如國泰金(2882)、富邦金(2881)等可望受益。同時,財富管理業務隨著股市回升而成長,進一步推升獲利動能。
保險股:利率環境轉向有利於保險公司的投資回報,尤其是長期債券配置較多的公司如新光金、中壽(2823)等。此外,保險股的高股利特性也吸引穩健型資金流入。
2025下半年台股行情仍將由外資主導,投資人可結合財報數據與外資動向動態調整部位,在電子與金融雙主線中尋找機會。
投資仍需警惕外資賣超標的的風險,傳統能源、轉型緩慢的電子廠可能持續承壓。此外,若美聯儲降息延後或地緣政治風險升溫,外資可能快速撤出。注意控制部位分散風險,以應對市場潛在波動。
【EBC平台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本資料僅供一般參考使用,無意作為(也不應被視為)值得信賴的財務、投資或其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