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09日
從年初至今,美元兌新台幣的匯率已從大約32.5下降至30.3,貶值了約7.58%。這一匯率水準創下近三年來的新低,使新台幣成為亞洲表現最好的貨幣之一。
新台幣此輪升值主要得益於台灣出口持續強勁,特別是半導體和科技產品需求旺盛,外資大量湧入台股市場。
目前美元兌新台幣匯率已跌破關鍵支撐位,短期可能測試30.00心理關卡。多數分析師預測,在新台幣基本面強勁的背景下,匯率可能在未來三個月內維持在29.80-30.50區間波動。
▶新台幣升值影響
出口導向企業:新台幣升值可能會降低這些企業的競爭力,因為其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相對提高,可能導致出口量減少,影響企業的獲利能力。
進口依賴型企業:對於依賴進口原料或商品的企業,新台幣升值可以降低進口成本,提高企業的獲利能力。
外債企業:對於那些有大量外債的企業來說,新台幣升值可以降低外債償還壓力,因為以新台幣計價的債務負擔減輕。
▶增持板塊(建議配置增加10-15%)
內需消費股:統一超市(2912)、台灣大哥大(3045)等受益於本地消費成長的企業
金融保險類股:國泰金(2882)、富邦金(2881)等利率敏感型標的,央行政策轉變可能帶來利多
房地產投資信託:新光一號(01010T)等提供穩定股息收益的資產
▶減持板塊(建議配置減少10-15%)
純出口製造企業:特別是以美元計價、成本以新台幣為主的中小型製造業
毛利率較低的代工廠:面臨匯率侵蝕利潤壓力的企業
美國市場佔比過高企業:超過50%營收來自美國市場的公司
▶中性板塊(保持現有配置)
科技硬體與設備:台積電(2330)、鴻海(2317)等龍頭企業擁有強定價能力與匯率避險工具
原料與能源:台塑(1301)等進口原料企業可能因新台幣升值降低成本
總結來說,新台幣的升值雖然為台灣的進口型企業帶來了成本優勢,但對出口導向企業和以美元計價收入為主的製造業也構成了一定壓力。
投資人在調整股票投資組合時,需要注意各行業的外匯風險暴露程度。內需消費性與金融保險類股可能在這一輪升值中受益,而外貿依賴度較高的企業則面臨匯率波動帶來的挑戰。
【EBC平台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本資料僅供一般參考使用,無意作為(也不應被視為)值得信賴的財務、投資或其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