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美元貶值趨勢或持續,主要受降息、財政赤字、債務風險和市場減持影響。投資應增持非美貨幣、加大黃金配置、關注大宗商品和美國出口商股票等進行佈局。
從年初開始,美元行情一直處於承壓狀態,美元下行趨勢或將持續。但節奏上不是直線墜落,而是「偏弱震盪+偶有反彈」。
▶當前美元面臨的市場狀態
1.美元基本面:降息週期+ 財政赤字+ 債務風險
聯準會已在6 月給出「年內降息2-3 次」的明確指引,聯邦基金利率或從5.25% 降至4% 以下,利差優勢加速收斂。
川普2.0 減稅與關稅組合,使2025-2026 財年赤字率抬升至7% 左右,美債供給繼續放量;5 月穆迪已將美國主權展望下調至“負面”,債務風險溢價開始侵蝕美元信用。
多情境模擬顯示,美元指數(DXY)下半年中樞大機率落在95-98.極端事件(美債流動性危機)可短暫刺穿92。
2.官方與非官方都在“減美元”
全球央行美元儲備佔再降1.8 個百分點,創1995 年以來新低;黃金與亞洲貨幣成為主要替代。
衍生性商品部位顯示,資產管理人已連續14 週淨做空美元,為2017 年以來最長紀錄。
2025年美元在多重壓力下持續走弱的可能性不容忽視,投資還需持續關注聯準會的降息節奏、美國「雙赤字」的可持續性以及全球經濟的相對強弱角力。
▶面對美元弱勢環境,投資人可考慮以下策略佈局
1.增持非美貨幣資產
已開發市場貨幣(歐元、英鎊、日圓等): 尤其關注貨幣政策預期相對偏緊(或寬鬆程度不及聯準會)的經濟體貨幣。需深入研究具體國家經濟基本面。
優質新興市場貨幣/資產: 選擇經濟基本面良好、財政穩健、受益於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或具有結構性成長機會的新興市場貨幣及當地貨幣計價的債券、股票。但需警惕新興市場本身波動風險。
2、加大黃金配置
黃金作為傳統避險資產和非美元計價的實體資產,通常在美元弱勢週期中表現良好。它是對沖貨幣貶值風險和金融市場不確定性的重要工具。
3.關注大宗商品(尤其以美元計價)
美元走弱意味著用其他貨幣購買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如原油、銅、農產品)變得更便宜,可能刺激需求,支撐價格上行。同時,黃金也包含在此類中。
4.投資海外股市(匯率報酬加成)
投資美國以外的股市(如歐洲、日本、新興市場),不僅有望獲得當地股市的資本利得,還能享受當地貨幣相對美元升值帶來的額外匯率收益。選擇估值合理、成長前景向好的市場是關鍵。
5.美國出口商及跨國企業股票
美元貶值提升美國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並增加跨國企業將海外利潤匯回美國時的美元價值。關注營收中海外佔比較高的美國公司。
6.利用金融工具進行對沖
外匯對沖基金/工具: 專業投資者可透過相關工具直接做空美元或做多非美貨幣。
匯率避險基金(針對海外投資): 若不希望承擔匯率波動風險,可在投資海外資產時使用外匯遠期、選擇權等工具對沖掉匯率敞口,只取得資產本身的收益。
資產類別 | 具體標的/方向 | 主要投資工具 | 適用投資者類型 | 核心邏輯 |
非美貨幣 | 歐元、英鎊、日圓、人民幣 | 銀行換匯 | 保守型、穩健型 | 直接分散貨幣風險 |
黃金 | 現貨黃金 | 黃金ETF、積存金、紙黃金 | 所有類型 | 避險保值,對沖貨幣貶值 |
海外股票 | 美股(納指、標普500)、歐股 | QDII基金 | 穩健型、進取型 | 分享全球成長+匯率收益 |
大宗商品 | 原油、銅、農產品等 | 商品主題基金、ETF | 進取型 | 美元計價商品價格獲得支撐 |
出口型企業 | 高海外收入佔比的中國公司 | A股、港股股票 | 穩健型、進取型 | 提升出口競爭力,匯兌收益 |
【EBC平台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本資料僅供一般參考使用,無意作為(也不應被視為)值得信賴的財務、投資或其他建議。
處置股是台灣證券交易所或櫃買中心對異常交易股票的監管措施,通常因股價波動、成交量異常或媒體報道等原因被標記,交易受到嚴格限制,持續時間通常為10個營業日。
2025年08月19日EWT ETF是一隻專注於台灣市場的ETF,提供投資人便利通路參與台灣核心科技與金融企業的成長,同時兼顧分散風險與長期收益,但仍需關注市場波動、匯率及稅務影響。
2025年08月19日離岸人民幣兌美元走勢主要受外部關稅與美元變動、利率差異的影響、央行政策調控影響。從投資角度來看,匯率波動帶來了債券、權益、大宗商品和衍生性商品四大投資賽道的機會。
2025年0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