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02日
近期美股走勢波動加劇,投資人關注科技股與傳統板塊表現分化的同時,也觀察政策預期與企業財報影響。隨著經濟數據和聯準會政策逐步明朗,市場呈現震盪上行與板塊分化並存的格局,投資人需要更加關注不同板塊的動態和潛在風險。
8月19日,美股走勢出現明顯分化。科技股集體回調,那斯達克指數下跌約1.5%,成為主要指數中表現最差的類股。多隻熱門科技股大幅下跌,其中弗蘭蒂爾暴跌約9.4%,英偉達下跌約3.5%,Meta等同樣承壓,反映出市場對AI相關企業獲利兌現能力的擔憂。
同時,道瓊工業指數在盤中短暫創下歷史新高,最終微漲不足0.1%。支撐道瓊指數的主要動力來自傳統板塊,Home Depot上漲約3%—4.6%,維持全年營收預測,而英特爾則在軟銀投資及政策預期的支撐下大漲近7%。整體來看,消費復甦與製造業推動工業股走強,但科技股因估值過高和情緒回調承壓,形成了典型的分化格局。
在經歷了前期的分化後,8月29日美股整體走勢轉為震盪上行。在回踩並補齊8月初跳空缺口後,於週三企穩見底並逐步反彈,週四標普500指數創下新高,顯示出大盤趨勢的強勢。
然而,與標普形成對比的是,納斯達克ETF QQQ未能同步創新高,反而停留在次高點,反映出科技板塊相對疲軟,機構資金出現明顯的獲利了結。
技術面上,標普維持健康的上升趨勢,但QQQ自8月以來形成上升楔形,跌破趨勢線後反彈乏力,當前壓力位集中在578一帶,大量套牢盤壓制反彈空間。
若無法突破8月13日高點,近期反彈可能只是“死貓跳”,一旦跌破567位置,下探550—555區間的風險加大。整體來看,標普強勢創新高,但科技板塊疲態難掩,美股整體仍處於分化狀態。
在指數表現出不同步走勢的同時,宏觀層面的政策預期也逐漸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在周五大漲之後,美股走勢於週一出現衝高回落,與先前的預判基本一致。市場普遍認為,聯準會在九月降息已是板上釘釘的事實。
從歷史經驗來看,聯準會暫停九個月後再度重啟降息,短期一到三個月內美股往往表現不佳,標普500平均漲幅為負。但如果拉長到一年周期,美股上漲機率依然較大,平均漲幅接近13%。因此,短期或有利兌現後的回調,但中長期趨勢仍偏向上漲。
從資金面觀察,若市場真對後市極度看好,週五的上漲不會只持續兩天便停滯,因此當前更可能是高位震盪,而非持續大漲。同時,比特幣夜盤走弱也進一步印證了美股週一衝高回落的邏輯。
接下來,美股的關鍵在於英偉達財報能否超預期,以及聯準會九月降息的力道是否超預期。整體判斷仍是短期以震盪為主,但長期仍具備刷新歷史新高的潛力。
綜合來看,美股走勢目前仍處於高位震盪階段,標普表現強勢而科技股承壓,短期可能出現波動回調,但中長期趨勢仍偏向上行。投資者可根據板塊分化、資金面動向以及政策預期靈活調整倉位,關注機會同時控制風險,為接下來的交易做好準備。
【EBC平台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本資料僅供一般參考使用,無意作為(也不應被視為)值得信賴的財務、投資或其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