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 2025年11月28日
摩根大通最新發布預測警告,若供應過剩問題持續惡化,到2027年布蘭特原油均價可能跌至每桶42美元,年底甚至下探30美元關口。

摩根大通指出,造成油價持續下行的核心原因是全球石油市場正面臨嚴重的「結構性供應過剩」。根據估算,2026年全球石油供應過剩量將達到每日280萬桶,2027年雖略有緩解,但仍高達每日270萬桶。
未來三年全球石油供應成長將連續跑贏需求,且差距逐年拉大:
2025年,供應增速是需求的三倍,每日過剩量約120萬桶;
2026年,供需剪刀差持續擴大,過剩量上升至200萬桶/日;
2027年,雖增速差收斂,但絕對過剩仍高達160萬桶/日,足以把經合組織商業庫存推向歷史高峰。

非OPEC+的「大西洋供應潮」是主變數-美國、巴西、圭亞那、加拿大四國產量2026年前合計再增加250萬桶/日,而全球需求卻因新能源替代、經濟降檔僅維持90萬—120萬桶/日的溫和增幅。
成長速度遠低於供應端,經濟成長放緩、工業生產疲軟、物流運輸需求下降,均削弱了原油消費的動能。
若無幹預,2027年油市將再現「倉庫塞不下、油輪沒地方停」的極端景象,布倫特年底低點直指30美元,較目前價位腰斬近一半。

小摩測算,要阻止庫存溢出並托住油價,產油國必須從2025年6月起集體減產200萬桶/日,且需持續至2027年底。但這行認為現實路徑更可能是「需求成長+自願/非自願減產」的組合:
自願端:OPEC+延續220萬桶/日額外減產,沙烏地阿拉伯繼續承擔最大份額;
非自願端:低油價迫使美國頁岩油、加拿大油砂等高成本項目被動減速,2027年非OPEC供應增量或比基準情境下調80萬桶/日。
若減產落地,小摩預計2027年布倫特中樞可回升至55—60美元;若缺席,油價將重演2015—2016年「長坡下行」走勢。在供需再平衡前,原油空頭仍是目前稍顯確定性的交易方向。
【EBC平台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本資料僅供一般參考使用,無意作為(也不應被視為)值得信賴的財務、投資或其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