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 2025年11月21日
美股收跌的情緒在周四急速蔓延,三大指數集體走低,科技股領跌,納指跌超2%,英偉達甚至從大漲轉為走弱。盤後恐慌指數跌至僅6點,逼近極端恐慌區間,情緒面快速惡化。風險情緒外溢至亞洲市場,台灣加權指數今早直接大跌逾800點,整體市場氛圍明顯偏冷。
週四的美股表現可以用全面承壓來形容。
道瓊跌了0.84%
標普跌1.55%
納指跌2.15%,科技股幾乎成了主跌力量
尤其是英偉達(NVDA),走勢非常典型。盤中還一度漲了5%,讓不少人以為要再創新高了,結果尾盤直接轉跌,收盤跌3.1%。這種高開低走,明顯看出來市場情緒有點撐不住了。

美光科技(MU)更誇張,直接跌了10%以上,顯示儲存產業壓力還在。甲骨文(ORCL)跌了6%左右,企業服務和雲端運算也沒逃過這一波。
中概股同樣不好過:
中國金龍指數跌3.2%
蔚來跌6%、小鵬跌5%
整天市場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句話:科技股在帶頭往下走,而整個「美股收跌」的情緒也就是從這拔火罐式的拋盤中傳導出去的。
比價格下跌更讓人緊張的是情緒指標的變化。恐懼與貪婪指數,盤後直接掉到6——今年少見的極端低點。
要知道,指數低於20 就代表市場進入「極端恐慌」。現在直接來到個位數,說明投資者的想法已經不是“要不要漲”,而是“我先跑再說”。
當天盤前指數還在17,短短幾個小時就跳水到6,這種情緒轉折非常罕見。

恐懼與貪婪指數暴跌的影響有什麼?
大家都突然變得小心翼翼
一旦指數這麼低,表示市場對各種風險都格外敏感。
高估價科技股首當其衝
這種環境下,漲得最多的通常跌得最狠,所以在美股大幅收跌中科技股的回檔最明顯。
短期市場容易被情緒左右
這種時候技術性拋壓、資金撤離都會更快。
恐慌指數暴跌配合美股收跌,基本上就是這一輪市場不安情緒的核心來源。
受美股拖累,亞洲市場隔天一開盤就能感受到這股寒意。週五台灣加權指數開盤直接跳空:
大跌811.65 點
跌幅2.96%
開在26821.97 點附近
台股因為和全球科技鏈的關係最密切,所以美股科技股的下跌,幾乎能一比一反映到隔天台股的動作上。台積電、半導體、電子供應鏈這些重點板塊自然也承受了極大的壓力。
外資在恐慌情緒升高的時候通常會更果斷減倉,這也讓台股在「美股收跌+ 恐慌指數暴跌」的組合衝擊下更容易跳空。

從美股大幅收跌、恐懼與貪婪指數暴跌,到台股跳空大跌,這一輪波動其實反映了三個很明顯的市場訊號:
▷訊號一:漲多的科技股成了第一批被賣的
英偉達、美光、甲骨文這些龍頭的劇烈回調說明,資金正快速撤離高估值板塊。
這也是為什麼這次美股收盤下跌呈現科技權重更重、跌幅更狠的結構。
▷訊號二:恐懼與貪婪指數掉到個位數,市場真的慌了
恐懼與貪婪指數到個位數代表的是「沒時間思考,先賣再說」的情緒。
在這種情況下,漲跌更多由恐慌推動,而不是基本面發生什麼嚴重變化。
▷訊號三:全球市場同步緊張
美股大幅收跌→ 恐慌指數暴跌→ 台股跳空
這就是全球資金鏈上典型的傳導過程:
美國情緒變差→ 全球風險資產跟跌→ 亞洲率先反應。
這次波動,不只是一次簡單的下跌,而是「價格下跌+ 情緒惡化」同時發生的結果。美股收跌反映的是科技板塊的壓力,而恐懼與貪婪指數跌成這樣,則表示市場情緒已經進入比較脆弱的狀態。
接下來幾天,投資者可能需要多關注:
美聯儲下一步是否有更明確的政策方向
科技龍頭的財報是否能穩住情緒
恐懼與貪婪指數能不能回到20 以上
外資在亞洲市場是否會繼續撤離
在恐慌指數極低、市場整體偏緊張的時期,穩健、減少追高、留意基本面變化,比急著抄底重要得多。
【EBC平台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本資料僅供一般參考使用,無意作為(也不應被視為)值得信賴的財務、投資或其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