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 2025年10月22日
2025 年國際清算銀行(BIS)三年調查資料為我們呈現了全球外匯市場中七大主要貨幣對交易量的顯著變化。
數據顯示,與2022 年相比,2025 年七大主要貨幣對的集中度下降了18.7%。在2022 年,這七大貨幣對外匯交易的佔比高達85%,而到了2025 年,這一比例已降至66.3%。
從具體數據來看,美元兌歐元、美元兌日圓等傳統主要貨幣對的交易量佔比都有所下降。這與全球經濟格局的變化、國際貿易關係的調整以及市場參與者對風險偏好的改變有關。
近年來,一些新興經濟體在全球貿易中的地位逐漸提升,這使得與這些新興經濟體相關的貨幣對交易量有所增加。
同時,隨著全球金融市場的一體化程度不斷提高,投資者對不同貨幣對的投資機會的掌握也更加靈活,這也導致了交易量在不同貨幣對之間的重新分配。
貨幣對 | 2022年 | 2025年 | 變化 |
歐元兌美元 | 22.7 | 21.2 | -1.5 |
美元/日圓 | 13.5 | 14.3 | 0.8 |
英鎊/美元 | 9.5 | 7.6 | -1.9 |
美元/人民幣 | 6.6 | 8.1 | 1.5 |
美元/加元 | 5.5 | 5.3 | -0.2 |
澳元/美元 | 5.1 | 4.9 | -0.2 |
美元/瑞士法郎 | 3.9 | 4.9 | 1 |
不過,儘管主要貨幣對的交易量有所下降,但全球外匯市場的整體交易活動卻大幅增加,每日交易額成長了28%,達到了9.6 兆美元。
若以年計算,交易額則相當於3.500 兆美元,相較於2022 年的2.730 兆美元有了顯著提升。
從具體貨幣對的交易情況來看,美元兌人民幣的交易量成長尤為顯著。自2010 年以來,該貨幣對在全球交易量中的佔比從0.8% 增長到2025 年的8.1%,增長幅度高達912%。
這現象凸顯了人民幣在全球貿易和金融領域中日益重要的地位。
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成長和對外貿易規模的不斷擴大,人民幣在國際結算中的使用範圍逐漸擴大,越來越多的國際企業開始接受人民幣作為交易貨幣,從而推動了美元兌人民幣交易量的大幅上升。
此外,美元兌韓元的交易量也呈現強勁的成長動能。其交易量佔比從2.4% 增至3.6%,幾乎翻了一番。
這一增長主要得益於北亞貿易的活躍以及相關企業對貨幣風險的有效對沖。電子和半導體產業作為北亞地區的重要支柱產業,其供應鏈的全球化佈局使得相關企業更加重視貨幣風險管理。
透過增加美元兌韓元的交易,企業能夠更好地控制貨幣風險,進而保障自身利益。
原因 | 表現 |
新興市場貨幣崛起 | 新興經濟體貨幣交易量增加,市場多樣化。 |
全球貿易變化 | 區域貿易協定增多,新興貨幣使用增多。 |
金融市場多元化 | 新金融工具和數位貨幣改變交易格局。 |
當前投資者需注意,主要外匯貨幣對仍然是外匯市場的核心組成部分,但其在全球外匯市場中的統治地位正在逐漸削弱。這種轉變意味著,外匯市場的參與者需要重新審視和調整交易策略,以適應新的市場環境。
*外匯貨幣對交易首選EBC金融集團,超低點差、極致交易速度、彈性槓桿操作,支援37種貨幣對交易,包含所有主流貨幣對、交叉貨幣對及非主流貨幣對交易。全球宏觀交易與短線操作的理想選擇。
【EBC平台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本資料僅供一般參考使用,無意作為(也不應被視為)值得信賴的財務、投資或其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