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9日
美聯儲重啟降息並為進一步寬鬆政策敞開大門,同時警告通膨具有黏性,其表態因此趨於謹慎,令市場對未來政策調整步伐產生疑慮。美聯儲降息後,投資人普遍擔憂通膨與經濟成長之間的微妙平衡。
富蘭克林鄧普頓投資研究所全球投資策略官Larry Hathewa表示,鑑於未來方向不明朗,在此期間持謹慎態度。
鮑威爾主席正面臨通膨上行風險與就業市場降溫的兩難抉擇。美聯儲預測今年通膨率仍將維持在3%,同時將經濟成長目標上調至1.6%。
亞洲央行未來或有更大政策寬鬆空間。隨著經濟數據走弱及股市承壓,中國決策者可能選擇進一步放寬政策。
麥格理集團指出:“這些措施應循序漸進,政策制定者無需大規模刺激即可實現5%GDP目標。我們認為他們……也不願超額完成。”
儘管如此,分析師普遍預期人民幣將在年底升值至7,理由是中國政府正著力應對通縮壓力並提振經濟成長。自4月初以來,人民幣匯率已顯著走強,美聯儲降息後人民幣升值動力被認為更為充分。
美國投行巨頭高盛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指出,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存底的佔比可望大幅超越目前2%的水準。
日本央行週五將政策利率維持在0.5%不變,符合經濟學家預期。此舉正值8月核心通膨率降至2024年11月以來最低。美聯儲降息後,日本央行的謹慎立場進一步突顯東西方政策差異。
剔除生鮮食品和能源價格的通膨率從7月的3.4%降至3.3%,該指標已連續數年高於2%的目標值。
政府數據顯示,得益於豐厚的夏季獎金,7月實質薪資實現七個月來首次正成長,消費者支出則連續第3個月上升。
日本央行前高層下田知行週四表示,即使主張激進貨幣寬鬆的高市早苗成為下一任首相,政策制定者仍將堅持量化緊縮政策。
受關稅上調衝擊製造業,日本上月出口連續第4個月下滑。日圓兌美元匯率今年已升值約6%,加劇了貿易壓力。
匯率變動歷來對日本央行決策影響重大。去年日本央行結束持續數10年的超寬鬆政策,部分原因正是日圓暴跌至近二十年低點。
加拿大皇家銀行旗下BlueBay公司已建立日圓多頭頭寸,指出短期內美元兌日圓將逼近140關口,中期公允價值約135。
美元走弱與避險需求上升正推動瑞士法郎與黃金雙雙走強。在此背景下,新加坡元或將成為替代選擇。美聯儲降息後,避險資產的吸引力顯著增加。
傑富瑞金融集團7月指出,未來5年內新加坡元和美元可望升至平價,從而確立其「亞洲版瑞士法郎」的地位。
瑞士可能很快重啟負利率政策,而新加坡公債殖利率仍遠高於1%,因此對注重財富保值的保守資金具有吸引力。
與多數國家不同,新加坡不透過利率調控貨幣,而是透過政策區間使新元對主要貿易夥伴貨幣籃子升值或貶值。
具體匯率並非固定,而是在政策區間內浮動,該區間具體數值未公開。在2015年1月之前,瑞士央行同樣曾將瑞郎與歐元掛鉤。
新加坡貿易與工業部本月宣布,預計2025年國內生產毛額將成長2.4%。上季經濟成長超預期達4.3%,成功避免技術性衰退。分析師認為,美聯儲降息後,亞洲經濟體的出口與貨幣政策可能進一步受益。
阻礙新加坡元升值的因素在於中美貿易談判的不確定性。鑑於新加坡是已開發國家中對出口依賴度最高的經濟體,政府可能也不希望本國貨幣出現急劇升值。
【EBC平台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本資料僅供一般參考使用,無意作為(也不應被視為)值得信賴的財務、投資或其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