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2日
今年上半年,美金匯率走勢表現疲軟,美元指數下跌超過10%,創下自1973年以來最大跌幅。多家主流機構如高盛、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認為,這一弱勢趨勢在未來一年仍可能延續,美元指數預計將在95-98區間震盪下行。除了經濟基本面之外,全球投資者的心理預期和資本流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美元表現。
美元走弱的核心原因包括:
經濟成長放緩:2025年美國經濟成長下降,GDP預期被下調,削弱了美元走強支撐。長期成長預期的不確定性,使投資者對美元的信心受到影響。
通膨與就業分化:核心PCE通膨接近目標,但非農業就業成長遠低於預期,使市場預期美聯儲降息。通膨回落與就業疲軟形成明顯分歧,這種結構性矛盾進一步加劇了美元承壓。
財政與貿易雙赤字:美國債務高企,資本流向非美元資產,增加美元長期結構性貶值壓力。尤其是大規模財政支出計畫和貿易逆差,使美元承受的外部壓力逐步顯現。
深層因素分析
全球央行政策分化:美聯儲寬鬆,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政策各異,利差對美元支撐減弱。不同經濟體的貨幣政策趨向差異,使美元作為儲備貨幣的獨特優勢面臨考驗。
政策不確定性與關稅:新關稅和財政擴張削弱投資者信心,引發資本外流。政策的不透明性增加了市場波動性,對美金匯率走勢造成直接影響。
美元避險屬性演進:當美國自身風險上升時,美元避險功能減弱,資金轉向黃金、比特幣及新興市場資產。同時,全球市場的不確定性正在重新定義美元的避險角色,使其短期內難以恢復傳統避險優勢。
華爾街機構普遍看跌美元,短期可能出現技術性反彈,但整體趨勢仍偏弱。最佳抄底時機預計可能出現在2026年上半年,需結合宏觀資料逆轉、全球避險需求上升及技術面訊號確認。
未來一年,投資人應特別留意地緣政治事件、全球經濟數據以及國際資本流動變化,這些因素可能加速或延緩美元的調整節奏。隨著全球經濟情勢的不斷變化,美金走勢也將面臨更複雜的外在環境。
在資產配置方面,適度分散投資至歐元、日圓及新興市場資產,有助於對沖美金匯率走勢的不確定性,降低整體投資風險。
【EBC平台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本資料僅供一般參考使用,無意作為(也不應被視為)值得信賴的財務、投資或其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