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比特幣10年走勢,你錯過了什麼暴富點?

2025年08月29日

過去十年,比特幣(BTC)的價格變化用一句話概括:過山車般的財富遊戲。 2015年至2025年,比特幣從幾百美元一路衝到數萬美元,甚至十幾萬美元,中間夾雜無數暴漲暴跌的瞬間。


有人靠它財富自由,也有人深陷套牢。回顧這十年,我們不只是要感嘆“錯過了什麼”,更要看透過去哪些時間點是真正的財富轉折點。


比特幣10年走勢:2015-2025

比特幣近十年價格走勢

【2015–2017:從邊緣小圈到全民狂熱】

2015年,比特幣價格在200美元上下徘徊。那時多數人根本不知道比特幣是什麼,更別提買。很多人甚至覺得它就是一串毫無價值的「虛擬程式碼」。


但2017年,比特幣迎來了第一次真正的全球大牛市,價格一度衝上2萬美元。這是比特幣第一次走出極客圈,成為全球散戶與機構眼中的「財富神話」。


  • 投資人心態:2015年敢買的人,多是抱著賭一把的心態;而到2017年,連計程車司機和餐廳老闆都在討論比特幣。

  • 機會與風險:2015年200美元買進10顆BTC,2017年底就是20萬美元,100倍的報酬讓早期玩家直接致富。但在2017年底追高的人,大多被套牢。


【2018–2020:至暗時刻,真正的財富埋伏點】

2018年熊市,比特幣開啟冰河期,價格從2萬美元一路跌到3000美元。這段時間,媒體普遍唱衰,比特幣被諷刺為“龐氏騙局”,大部分投資人割肉離場。


真敢撿屍體的只有兩類人:一是礦工關機賣幣維生,二是合約爆倉被迫平倉。

  • 2018年低谷:少數投資人選擇堅守甚至加倉,在恐懼中蒐集籌碼。

  • 2020年疫情:聯準會無限量寬鬆,市場流動性爆棚,比特幣價格重回1萬美元以上,年底突破2萬美元,進入新一輪牛市。


如果有人在2018年抄底10顆BTC,成本3萬美元,2020年底市值已回到20萬美元,兩年翻了6倍多。


【2021–2022:歷史巔峰與血淋淋的教訓】

2021年,比特幣迎來歷史巔峰,價格衝上6.9萬美元。特斯拉宣布購入比特幣、薩爾瓦多將比特幣列為法定貨幣,將市場熱度推到頂點。


  • 投資人心態:幾乎所有人都在談論比特幣,連傳統機構資金都開始佈置。很多散戶相信「比特幣要上10萬美元只是時間問題」。

  • 風險現實:2022年,聯準會暴力升息,LUNA穩定幣崩盤,FTX交易所倒閉,整個加密貨幣市場暴跌,比特幣最低跌到1.5萬美元。


在這段行情中。如果2021年高點追進,幾乎是7成以上的虧損;如果2022年底敢於抄底,則在2024–2025年重新站上7萬美元時,已經賺了數倍。


【2023–2025:比特幣重回牛途】

2023年後,比特幣伴隨著ETF核准預期、AI概念熱潮,重新進入牛市通道。 2024年減半後,市場供應減少,疊加機構資金流入,比特幣再度突破7萬美元。


進入2025年,投資圈最熱門的話題開始變成:比特幣能不能突破12萬美元?

  • 正面因素:機構參與度提升,ETF讓更多傳統資金進入;減半效應仍在發酵;全球地緣政治不確定性推高「數位黃金」需求。

  • 潛在風險:Fed若重新收緊流動性,可能打擊比特幣價格;加密產業仍面臨監管不確定性。


換句話說,2025年的行情既充滿機會,也暗藏風險。對投資人而言,這已不是無腦買入的時刻,而是需要更理性地佈局。


比特幣10年走勢展望,下次上車窗口在哪?

回顧2015–2025年,比特幣10年走勢規律已經非常清晰:每一輪大行情,都遵循「減半—上漲—狂熱—崩跌—低谷—再減半」的周期邏輯。如果你能看懂這個節奏,就能大幅提升自己在幣圈的勝率。


比特幣每四年減半一次,意味著市場上的新幣供應減少一半。歷史上,每一次減半後的1–2年,都是比特幣大牛市的主戰場:

  • 2012減半→ 2013年暴漲

  • 2016減半→ 2017年衝上2萬美元

  • 2020減半→ 2021年創下6.9萬美元歷史高點

  • 2024減半→ 正在發酵中,市場目標普遍指向10萬美元


由此推演:2028年的下一次減半,極有可能再度點燃行情。而在2026–2027年市場冷卻時,可能就是最佳的提前佈局點。


【EBC平台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本資料僅供一般參考使用,無意作為(也不應被視為)值得信賴的財務、投資或其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