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English 한국어 日本語 Español ภาษาไทย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Português Монгол العربية हिन्दी Русский ئۇيغۇر تىلى

銀價飆升至52.50美元:亨特兄弟高峰被超越,誰在推波助瀾?

發布日期: 2025年10月14日

最近白銀市場真的有點火熱。全球避險情緒升溫,加上通膨壓力不減,貴金屬價格一路上漲,而銀價更是在短時間內突破多年高點,吸引了不少投資者的注意。這波行情,不只是價格上漲那麼簡單,更反映了市場情緒和資金流動同時發力,讓大家對未來走勢充滿了期待。


一、近期銀價「破歷史紀錄」的行情回顧

到目前為至,現貨白銀的價格已攀升至52.58美元/盎司附近,突破了先前由歷史合約所創造的高點。這一水平已超過1980年亨特兄弟嘗試「控盤」時創造的合約價格峰值,目前已不再存在。


從最新市場行情來看,白銀的價格在10月中旬持續走高,多次觸及52美元關口,刷新數十年來的最高記錄,顯示投資者避險情緒明顯升溫,市場對貴金屬的需求急劇上升。白銀的價格強勢突破長期壓力位,也意味著市場正在重新評估白銀在全球通膨與金融波動中的資產價值。

银价今日走势

二、歷史高點:1980事件與其背後的教訓

要理解目前銀價「破高」的意義,必須回顧1980年那段極端時期。


  1. 1980年銀市大崩盤:亨特兄弟操縱


1979 至1980 年間,美國富豪亨特兄弟透過大量囤積實體銀、期貨合約等方式,試圖「控盤」全球銀市。他們的操作讓白銀的價格從幾美元迅速飆升到幾十美元,漲勢相當驚人。


1980 年1 月18 日,被認為是那一輪行情的頂點。那天,白銀的價格在多個交易所都創下極高水準:

  • 在CBOT(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有紀錄顯示價格一度飆至52.80 美元/盎司。

  • 在倫敦、COMEX 等市場,合約和實體價格也都出現了極端波動。


不過好景不長。到了1980 年3 月27 日,也就是後來被稱為「銀色星期四」的那一天,銀價因流動性緊張、爆倉和保證金追繳等因素暴跌,許多持倉者被迫平倉,市場恐慌迅速蔓延。


這段歷史提醒我們一個很現實的道理:價格飆升背後,往往伴隨著高風險、槓桿操作和流動性斷裂,不可掉以輕心。


2. 通膨調整後的真實高點與名目高點


即使在名目價格層面,1980年的極端高點一直被視為銀市長期難破的「心理天花板」。但若將通膨因素納入考量,以今日美元購買力折算,當時的實際高點在「真實價值」層面仍高於目前水準。歷史與現實之間的差距,也提醒投資人謹慎看待所謂的「歷史突破」。


三、促進本輪白銀的價格上漲的關鍵因素

銀價重回歷史高點並非偶發,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1. 安全資產避險需求抬升:在地緣政治緊張、通膨壓力、貨幣政策不確定性增強等背景下,投資人對貴金屬的避險需求明顯上升。它作為相對便宜的避險金屬,在黃金上漲的同時也吸引了更多資金流入。


  2. 利率走低與貨幣政策預期:市場普遍預期主要央行將進入降息週期,利率下行使無息金屬的持有成本下降,進而對銀價形成強力支撐。


  3. 實物短缺與交割壓力:目前市場普遍反映銀庫存緊張、借貸利率上升,部分市場出現交割壓力。這種供需錯配疊加投資需求,放大了價格上漲的動能。


  4. 工業用途需求成長:白銀不僅是貴金屬,更是工業金屬。隨著新能源、光伏、電子、感測器、能源儲存等產業的快速發展,它的工業需求持續增長,為價格提供堅實支撐。


  5. 投資工具放大效應:與銀相關的ETF與衍生性商品市場讓更多資金快速湧入市場。機構與投機資金的集中流入,使短期波動放大,也推動白銀的價格持續上行。


四、目前突破高點的意義與潛在風險

  1. 意義:重塑心理高點與趨勢轉換


此次銀價若能持續穩定在50美元以上區間,代表市場可能形成新的支撐結構。白銀在全球資產配置中的角色或將被重新定義,成為通膨與貨幣波動環境下的重要對沖資產。


2. 風險:泡沫、回檔與擠壓風險


在極端上漲行情中,風險同樣不容忽視:

  • 泡棉風險:若價格脫離基本面支撐,容易出現高位回檔。

  • 擠壓風險:空頭被迫平倉、保證金追繳可能放大波動。

  • 流動性風險:若實物交割或資金鏈環節斷裂,價格波動可能加劇。

  • 政策風險:若監理層級推出限制措施,或增加保證金要求,也可能對市場造成衝擊。


3. 與黃金的連結與差異


白銀雖具備避險屬性,但波動性遠高於黃金。它更受工業需求影響,因此漲勢往往更快、回落也更劇烈。它被視為“高彈性貴金屬”,在多頭行情中表現亮眼,但也更容易受到市場情緒衝擊。


五、展望與策略思考

  1. 中期趨勢判斷


若本輪上漲具備持續性,白銀的價格仍可能進一步上行。部分機構預測銀價中期可望向60美元靠攏。然而,高位區域也意味著風險增加,短期內隨時可能出現震盪調整。


2.投資策略建議

策略 特點 適用情境 風控措施
核心配置+ 分批建倉 平滑成本,降低單點風險 看好銀的中長期趨勢 設定停損,控制部位比例
趨勢追蹤 順勢介入高動量板塊 確認突破關鍵價位後介入 嚴格止盈止損
套利/對沖策略 利用現貨與期貨之間價差 市場波動劇烈時適用 注意保證金風險
部分兌現 在高點區間逐步獲利了結 避免回呼被套 留少部分繼續參與趨勢

3. 心得與謹慎提示

  • 在極端行情中保持理性,避免盲目追高。

  • 控制部位比例,不使用過度槓桿。

  • 關注市場流動性與庫存變化。

  • 對中長期投資者而言,銀可作為組合中對沖通貨膨脹與匯率風險的配置品種。


銀價再次突破歷史高點,場面雖熱鬧,但機會和風險總是並存。無論是短線資金追漲,或是中長期配置需求,白銀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提醒大家:保持理性、控制部位、穩健策略,才是抓住機會的關鍵。只要冷靜判斷、合理操作,這波白銀行情完全可以成為投資人佈局的重要階段。


【EBC平台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本資料僅供一般參考使用,無意作為(也不應被視為)值得信賴的財務、投資或其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