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 2025年10月10日
今天週五(2025年10月10日),白銀價格創14年新高51美元/盎司後小幅回落。今年以來,現貨白銀累計漲幅已超過70%,表現甚至優於黃金。
這種強勁上漲源自於金融屬性與產業需求的「雙輪驅動」——金價上漲帶動貴金屬整體估值重估,而新能源、光電、電動車等產業對白銀的消費持續走強,使其兼具「避險資產」與「工業金屬」雙重邏輯。
白銀市場近期波動顯著,白銀價格創14年新高後呈現技術性回檔。
10月9日現貨白銀歷史性突破50美元/盎司,站上51美元高位,但這歷史壓力位依然有效,顯示白銀在高位承壓明顯。
從日內表現來看,10月10日白銀價格有所回落,交投於49.44一線上方,盤中最高觸及49.77美元/盎司,最低下探48.76美元/盎司。
這種波動在近期並非異常。數據顯示,白銀市場在2025年保持高波動上行格局,年內累計漲幅超過70%,遠超黃金的50%漲幅。
白銀市場的本輪上漲,背後有著複雜的驅動因素:
宏觀層面,美聯儲降息週期開啟,疊加地緣政治風險持續,強化了白銀的貨幣與避險屬性。
產業層面,光電、新能源車等科技領域對白銀需求旺盛,同時銀礦開採成本顯著上升,加劇供給壓力。
估價層面,金銀價格比已超過80的合理區間上沿,顯示白銀相對低估,機構投資者據此進行比價套利,增持白銀、減持黃金,進一步推升價格。
花旗全球商品研究主管在最近的報告中表示,黃金和白銀可能在結構性及週期性順風推動下延續上漲趨勢。花旗已將白銀預測價格從45.00美元/盎司上調至55.00美元/盎司。
匯豐銀行最新發布的白銀價格預測顯示,該行將2025年白銀均價預期從每盎司35.14美元大幅上調至38.56美元,2026年均價預期從33.96美元提高至44.50美元。
匯豐預計,2025年剩餘時間白銀將在45至53美元/盎司範圍內波動,2026年則在40至55美元間波動,高點很可能在2026年上半年出現。
不過該行也提醒,下半年價格可能面臨回檔壓力,主要受倫敦庫存累積、金價回落及實物供應恢復所影響。
從技術分析角度來看,白銀市場正處於關鍵位置。技術圖表顯示,白銀的關鍵阻力位在50.90-51.00美元區域,這是布林帶上軌和心理關口的重合點。若能突破這一水平,白銀價格創14年新高的趨勢可望進一步擴大,開啟向52美元甚至更高的上漲空間。
下檔方面,10月8日低點47.74美元是初步支撐位,接著10月2日低點45.91美元。
14日相對強弱指數(RSI)位於79.75附近,顯示市場處於超買狀態,可能引發短期整理或回檔。
白銀市場在充滿機會的同時也蘊含風險,風險控制始終是首要原則。若短期白銀價格出現技術性回調,可在關鍵支撐位如46美元/盎司附近考慮分批建立部位。
市場供需基本面方面,世界白銀協會的報告顯示,2025年全球白銀缺口將收窄21% 至1.176億盎司,原因是需求下降1%且總供應量增加2%。
此外白銀與黃金的連動關係也值得關注,一般情況下,金銀價格應保持同向波動,當兩者出現背離時,通常意味著市場短期方向存在反轉風險。
短期來看:白銀在突破50美元/盎司後技術面偏熱,或有震盪回檔風險。
未來趨勢:白銀第一阻力位見於50.00美元的關鍵心理關卡,突破後可能挑戰歷史高點;第一支撐位則在47.85美元附近,更為關鍵的支撐位於47.00美元。
市場共識:短期技術面偏熱可能導致震盪回調,但中長期看,全球降息週期啟動將壓低實際利率,工業需求持續擴張,加上避險資金未退潮,白銀價格創14年新高的中期邏輯依然堅實。
【EBC平台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本資料僅供一般參考使用,無意作為(也不應被視為)值得信賴的財務、投資或其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