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CPI公佈對全球股市有什麼影響?

2025年09月12日

為何全球市場都「盯著」美國CPI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因為它直接左右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取向,進而引發連鎖反應。


高通膨往往預示美聯儲可能採取更積極的升息策略,這不僅推升全球資產定價基準——美國公債殖利率,還會強化美元走勢,增加企業融資成本,加劇新興市場資金外流壓力。


同時,作為全球最大消費市場,美國的通膨狀況也是觀測全球經濟健康狀況的重要窗口。

美國CPI近一年數據變化

美國CPI公佈影響亞洲股市

❯先反應,情緒波動劇烈


亞洲市場在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公佈時通常仍在交易或剛收盤,因此反應最為直接和迅速。


1、日本股市(日經225指數)

  • 高CPI (鷹派):通常會導致日圓兌美元貶值。日圓貶值有利於豐田、索尼等出口型企業,理論上利好日股。但同時,市場擔憂美日利差擴大帶來的資本外流壓力,可能抵銷正面影響,導致波動加劇。

  • 低CPI(鴿派):日圓升值預期升溫,雖不利於出口股,但會緩解日本央行的政策壓力,降低輸入性通膨風險,整體市場情緒可能偏向樂觀。


2、中國股市

①滬深300

影響相對複雜,但情緒傳導明顯。超預期的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會引發對美聯儲更猛烈升息的擔憂,可能導致外資透過「北上資金」流出A股。


同時對利率敏感的科技股會造成顯著壓力,因為其估值模型對折現率(利率)高度敏感。若CPI溫和,全球風險偏好回升,外資回流預期增強,有助於提振市場信心。


②台灣加權指數

台灣市場對此數據異常敏感,因其股市由台積電等全球半導體巨頭主導。這些企業的估值與全球科技週期和利率環境高度相關。


  • 高CPI(鷹派):不僅引發全球經濟衰退擔憂,削弱電子產品需求,更高的利率還會直接打壓科技股的高估值,導致外資大幅撤出,對台股造成雙重打擊。

  • 低CPI(鴿派):緩解科技股估值壓力,同時強勁的美國經濟需求預期有利於半導體出口訂單,通常會引發外資回流和股市強勁反彈。


3、韓國KOSPI

作為全球經濟的“金絲雀”,其市場以科技和出口為導向。


鷹派的CPI訊號意味著未來全球經濟可能放緩,需求減弱,直接利空三星、SK海力士等科技巨頭,因此拖累大盤。


美國CPI公佈影響歐洲股市

同步震盪,但內在邏輯不同


歐洲市場與美國交易時間有部分重疊,反應同步且深入。


1、泛歐斯托克600指數(STOXX 600)

  • 高CPI(鷹派):首先會直接拖累歐洲股市開盤大跌,因市場風險偏好驟降。更重要的是,它會約束歐洲央行(ECB)的政策空間。即便歐洲經濟疲軟,ECB也可能被迫跟隨美聯儲升息以遏制通膨(尤其是輸入性通膨)和防止歐元過度貶值,這加劇了市場對歐洲經濟陷入「滯脹」的擔憂。

  • 低CPI(鴿派):為ECB提供了更靈活的政策選擇,可能放緩升息步伐,利好歐洲股市。同時,歐元兌美元走強,雖不利於出口,但能降低能源進口成本,整體利多市場情緒。


2、英國富時100指數(FTSE 100)

該指數包含大量跨國礦業和能源公司(如必和必拓、殼牌),這些公司的收入以美元計價。


強勢美元(源自鷹派CPI)意味著它們兌換成英鎊後的利潤更高,從而可能支撐指數表現,部分抵消全球經濟成長擔憂帶來的負面影響。


美國CPI公佈影響美洲股市(除美國外)

近水樓台,直接衝擊


1、加拿大股市(S&P/TSX)

加拿大作為大宗商品出口國,其股市與資源價格緊密相連。超預期CPI引發的經濟衰退擔憂會打壓原油、銅等商品價格,進而利空能源和材料板塊,拖累大盤。


加元與美元匯率及能源價格連動性強,波動劇烈。


2、拉丁美洲股市(巴西IBOVESPA、墨西哥IPC指數)

這些市場被視為高風險資產。鷹派CPI和強勢美元會直接觸發資本外逃,導致股市、匯市雙殺。投資人會拋售新興市場資產,轉而購買更高收益、更安全的美國資產。


反之,鴿派的CPI會帶來巨大的緩解性反彈,因為資本外流壓力減小,風險資產吸引力回升。


全球主要市場對美國CPI數據的典型反應
區域 代表指數 超預期CPI (鷹派/利空) 的典型反應 低於預期CPI (鴿派/利多) 的典型反應 核心影響機制
美國 標普500 大跌(利率敏感板塊領跌) 大漲(風險偏好回升) 直接決定美聯儲貨幣政策路徑
亞洲 日本日經225 日圓貶值利好出口股,但資本外流壓力導致波動 日圓升值利空出口股,但整體情緒樂觀 匯率(日圓)、資本流動
中國滬深300 外資流出,科技股承壓 外資回流預期提振市場 外資流動(北上/南向資金)、風險情緒
台灣加權指數 大幅承壓(科技股估值打壓+外資撤離) 強勁反彈(科技股估值修復) 半導體週期、外資流動、利率敏感性
韓國KOSPI 科技出口股遭拋售,大盤下跌 全球需求預期改善,市場反彈 科技出口、外資流動
歐洲 歐洲斯托克600 大跌(歐央行被迫緊縮,滯脹擔憂) 上漲(歐央行壓力減輕) 歐央行政策被迫跟隨、歐元匯率
英國富時100 相對抗跌(美元計價資源股受益) 上漲,但英鎊走強限制漲幅 美元計價收入、資源股佔比高
美洲 加拿大S&P/TSX 下跌(大宗商品價格擔憂) 上漲(風險偏好回升) 大宗商品價格、經濟週期敏感性
拉丁美洲股市 暴跌(資本外逃,股匯雙殺) 暴力反彈(風險偏好回歸) 資本流動、美元債務壓力


美國CPI數據對全球股市的影響是一個典型的 “預期-兌現” 故事。市場往往在數據公佈前就已根據預測進行佈局,真正的波動來自於實際數據與市場共識預期之間的偏差。


【EBC平台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本資料僅供一般參考使用,無意作為(也不應被視為)值得信賴的財務、投資或其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