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0日
今日中國8月CPI數據一發布,就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和對通貨緊縮的擔憂。
相較於去年全國居民消費物價指數(CPI)年減0.4%,但客觀來看,目前CPI的下降並不等同於典型意義上的通貨緊縮,背後還明顯存在結構性特徵和短期擾動因素。
此次CPI下降的主因還是去年同期比較基數走高。翹尾因素對CPI的下拉影響約為0.9個百分點,比上月擴大了0.4個百分點。
這意味著,如果剔除基數效應,CPI的實際下降幅度並沒有數據顯示的那麼大。此外,食品價格的大幅下降也是CPI下降的重要因素。 8月食品價格年減4.3%,其中豬肉、新鮮蔬菜和雞蛋價格分別下降16.1%、15.2%和14.2%。
而這些食品價格的下降,其實主要是因為季節性因素和市場供應充足所致,而非需求不足。真正反映整體消費需求的核心CPI仍保持穩健-年比上漲0.9%,漲幅連續四個月擴大。
非食品價格維持正成長,服務類價格較去年同期上升0.6%。這些數據表明,居民在服務消費、工業製品等領域的支出仍處於溫和擴張通道,國內消費市場並未失速。
一、股票市場:聚焦結構,掌握新質生產力主線
儘管CPI整體下行,但部分消費品類表現仍亮眼。 8月份,其他用品及服務、衣著、生活用品及服務價格分別上漲8.6%、1.8%及1.8%,顯示升級類消費及服務消費韌性較強。
建議關注品牌號召力強、現金流穩定的消費品龍頭企業,這些公司可望在分化行情中持續獲益。另一方面,CPI溫和為貨幣政策創造了寬鬆空間,有助於進一步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科技成長產業如人工智慧、新能源、高端製造、生物醫藥等符合國家戰略導向的領域,預計將持續獲得政策與資金支持。投資人可專注於相關主題ETF或細分領域龍頭,順應經濟結構轉型趨勢。
而對週期性產業(如傳統原料、重型工業等)則需保持謹慎。這類板塊表現與宏觀總需求關聯密切,在當前經濟恢復基礎尚需鞏固的背景下,可能延續低迷態勢。
二、債券市場:利率債佔優,信用債需精進選擇
CPI下行、通膨預期減弱,有利於債券市場表現。利率債(如國債、政策性金融債)的配置價值進一步凸顯,在市場風險偏好回落時期,可望提供穩定的票息收入和資本利得空間。
信用債方面,需警惕經濟承壓階段部分企業償債能力惡化的風險。建議重點選擇高等級信用債,規避信用資質偏弱、產業週期向下或債務結構不佳的主體,尤其應加強對民營房企、中小金融機構等行業債券的篩檢。
三、房地產市場:分化加劇,關注結構性機會
CPI數據不直接決定房地產走勢,但宏觀經濟環境與居民預期對地產影響顯著。
目前房地產仍處於築底階段,不同能階城市之間分化劇烈。一線和核心二線城市在政策支持下可望逐步穩定,而三、四線城市仍面臨庫存壓力大、需求不足的挑戰。
投資者應優先關注人口淨流入、產業支撐力強的城市住宅市場,避免盲目下沉。此外,地產產業鏈中建材、家居、家電等板塊,若伴隨市場回溫可能出現估值修復機會,可擇優佈局龍頭公司。
四、黃金:發揮避險屬性,平衡資產組合
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仍存、國內物價數據引發擔憂的背景下,黃金作為傳統避險資產,配置價值進一步上升。投資人可透過黃金ETF、積存金或實體黃金等形式適度配置,以增強組合的抗波動性。
目前中國CPI的年減主要源自於食品價格與高基數效應,不代表中國步入通貨緊縮。投資人應保持冷靜,避免盲目悲觀,並從結構分化中尋找機會。
穩健的配置策略應兼顧防守與成長,在穩健資產基礎上佈局符合國家戰略導向的新新產業,同時根據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動態調整權益、債券與避險資產比例,從而實現長期穩健增值。
【EBC平台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本資料僅供一般參考使用,無意作為(也不應被視為)值得信賴的財務、投資或其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