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原油價格走勢正面臨下行壓力,預測2026年底布蘭特原油或跌破50美元,主要原因在於供需失衡加劇所致。油價下行趨勢,投資應關注下游能源及受惠板塊,並結合美元配置策略。
就在本週,國際油市再度「閃崩」:布蘭特原油期貨週二單日重挫逾2%,失守67美元關卡;紐約WTI也跌到63美元附近,與7月底相比波段跌幅超過10%。
華爾街最大多頭之一的高盛,更是在最新報告中罕見大砍目標價-直接把2026年底布蘭特原油「公允價值」下調至50美元以下。
供需失衡的加劇,正成為國際油市下行的核心壓力。從2025年第四季到2026年第四季度,全球石油市場預計每日將出現180萬桶的過剩供應,導致同期庫存累積近8億桶,相當於全球近八天的消費量。
這龐大的過剩並非偶然,而是源自於非歐佩克產油國(如美國、巴西和圭亞那)持續增產,以及全球需求成長放緩所帶來的結構性改變。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經合組織國家的需求萎縮進一步放大了這項壓力。這些已開發經濟體不僅面臨成長放緩,也加速推動能源轉型,逐漸降低對傳統化石燃料的依賴。
目前布倫特和WTI油價已從年初高點明顯回落,市場普遍認為,這或許只是長期低迷的開始。
關鍵因素 | 具體內容 | 影響 |
供需失衡 | 2025Q4–2026Q4 全球原油每日均過剩180萬桶,庫存增加近8億桶(≈全球消費8天) | 庫存快速累積,壓低油價 |
OECD需求萎縮 | 經合組織國家庫存增量佔1/3(約2.7億桶);經濟放緩、能源轉型、化石燃料需求下降 | 長期需求下滑,油價承壓 |
非OPEC增產 | 美國頁岩油、巴西、圭亞那等國持續擴產,需求成長放緩 | 供給過剩,全球能源格局改變 |
中國庫存策略 | 若中國庫存增速40萬桶/日→ 80萬桶/日,布倫特均價或+6美元至62美元 | 可能緩衝跌勢,但難以逆轉趨勢 |
目前市場表現 | 布倫特期貨:67美元/桶;WTI期貨:63美元/桶,皆已明顯回落 | 被視為長期下跌趨勢的開端 |
油價下跌背景下,能源類股表現將出現明顯分化。投資時應避開單純依賴原油開採的公司,轉而關注那些具有下游煉化優勢、成本控制能力強的綜合性能源企業。航空與物流等產業因燃油成本下降可望受益,塑化類股也可能因原料價格降低而提振利潤。
▶避開這些投資陷阱
①直接避開的股票
單純的上游油氣開採公司
小型勘探企業(成本高,抗風險能力弱)
石油設備與服務公司(訂單將減少)
②謹慎看待的板塊
台灣石油概念股:注意區分業務內容,避開純油氣開採企業
能源ETF:仔細查看持股成分,避免重倉上游開採企業的ETF
▶重點佈局:這些領域將受益
①航空運輸板塊直接受惠
中華航空(2610.TW)、長榮航(2618.TW):燃油成本佔營運成本30%以上,油價下跌直接提升利潤率
操作參考:油價跌破60美元開始分批佈局,跌破55美元加碼
②塑膠化工板塊成本下降
台塑(1301.TW)、南亞(1303.TW):石油是重要原料,成本降低提升產品毛利率
操作參考:布蘭特原油連續一週維持在65美元下方時考慮介入
③海運物流板塊機會顯現
長榮海運(2603.TW)、陽明海運(2609.TW):燃油成本顯著下降
投資提示:關注季度財報中燃油成本佔比變化
此外,在資產配置上可採取更靈活的策略。可以適度增持美元資產,對沖油價下跌;長期投資者也可以採取定期定額方式逐步佈局能源類股,把握週期循環機會;同時需密切關注中國大陸的原油儲備政策,其動向可能帶來短期波動機會。
【EBC平台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本資料僅供一般參考使用,無意作為(也不應被視為)值得信賴的財務、投資或其他建議。
剝頭皮交易是一種超短線策略,交易者在幾秒鐘到幾分鐘內頻繁買賣,利用極小的價格波動積少成多。與波段交易的差異主要體現在持倉時間、交易頻率、利潤目標和技術條件。
2025年08月27日美股ETF如何買?標普500三大ETF怎麼選?短線交易SPY、長期定投VOO、折中選擇IVV,除此之外想要投資其他產業板塊,選擇一個產品全面的券商平台也格外重要。
2025年08月27日MT5網頁版提供便利的線上交易環境,結合豐富的分析工具和多帳戶管理功能,雖存在部分功能受限和對網路依賴,但仍能有效提升交易效率並優化投資策略。
2025年0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