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原油价格走势预测:2026年布伦特恐见50美元下方!

2025年08月27日
摘要:

国际原油价格走势正面临下行压力,预测2026年底布伦特原油或跌破50美元,主因在于供需失衡加剧所致。油价下行趋势,投资应关注下游能源及受惠板块,并结合美元配置策略。

就在本周,国际油市再度“闪崩”:布伦特原油期货周二单日重挫逾2%,失守67美元关卡;纽约WTI也跌到63美元附近,与7月底相比波段跌幅超过10%。


华尔街最大多头之一的高盛,更是在最新报告中罕见大砍目标价——直接把2026年底布伦特原油“公允价值”下调到50美元以下。

国际原油近期行情表现

国际原油价格走势预测:油价或将下行原因

供需失衡的加剧,正成为国际油市下行的核心压力。从2025年第四季度到2026年第四季度,全球石油市场预计每日将出现180万桶的过剩供应,导致同期库存累积近8亿桶,相当于全球近八天的消费量。


这一庞大的过剩并非偶然,而是源于非欧佩克产油国(如美国、巴西和圭亚那)持续增产,以及全球需求增长放缓所带来的结构性改变。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经合组织国家的需求萎缩进一步放大了这一压力。这些发达经济体不仅面临增长放缓,还加速推进能源转型,逐渐降低对传统化石燃料的依赖。


当前布伦特和WTI油价已从年初高点明显回落,市场普遍认为,这或许只是长期低迷的开始。

2026年油价或将下行影响因素
关键因素 具体内容 影响
供需失衡 2025Q4–2026Q4 全球原油 日均过剩180万桶,库存增加近 8亿桶(≈全球消费8天) 库存快速累积,压低油价
OECD需求萎缩 经合组织国家库存增量占 1/3(约2.7亿桶);经济放缓、能源转型、化石燃料需求下降 长期需求下滑,油价承压
非OPEC增产 美国页岩油、巴西、圭亚那等国持续扩产,需求增速放缓 供给过剩,全球能源格局改变
中国库存策略 若中国库存增速 40万桶/日 → 80万桶/日,布伦特均价或 +6美元至62美元 可能缓冲跌势,但难以逆转趋势
当前市场表现 布伦特期货:67美元/桶;WTI期货:63美元/桶,均已明显回落 被视为长期下跌趋势的开端


国际原油价格走势预测:油价下行,投资如何布局?

国际原油价格近年表现趋势

油价下跌背景下,能源类股表现将出现明显分化。投资时应避开单纯依赖原油开采的公司,转而关注那些具有下游炼化优势、成本控制能力强的综合性能源企业。航空与物流等行业因燃油成本下降有望受益,塑化类股也可能因原料价格降低而提振利润。


▶避开这些投资陷阱

①直接回避的股票

  • 单纯的上游油气开采公司

  • 小型勘探企业(成本高,抗风险能力弱)

  • 石油设备与服务公司(订单将减少)


②谨慎看待的板块

  • 台湾石油概念股:注意区分业务内容,避开纯油气开采企业

  • 能源ETF:仔细查看持仓成分,避免重仓上游开采企业的ETF


▶重点布局:这些领域将受益

①航空运输板块直接受惠

  • 中华航空(2610.TW)、长荣航(2618.TW):燃油成本占运营成本30%以上,油价下跌直接提升利润率

  • 操作参考:油价跌破60美元开始分批布局,跌破55美元加码


②塑料化工板块成本下降

  • 台塑(1301.TW)、南亚(1303.TW):石油是重要原料,成本降低提升产品毛利率

  • 操作参考:布伦特原油连续一周维持在65美元下方时考虑介入


③海运物流板块机会显现

  • 长荣海运(2603.TW)、阳明海运(2609.TW):燃油成本显著下降

  • 投资提示:关注季度财报中燃油成本占比变化


此外,在资产配置上可采取更灵活的策略。可以适度增持美元资产,对冲油价下跌;长期投资者也可以采取定期定额方式逐步布局能源类股,把握周期循环机会;同时需密切关注中国大陆的原油储备政策,其动向可能带来短期波动机会。


【EBC平台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本材料仅供一般参考使用,无意作为(也不应被视为)值得信赖的财务、投资或其他建议。

剥头皮交易是什么?和波段交易有什么区别?

剥头皮交易是什么?和波段交易有什么区别?

剥头皮交易是一种超短线策略,交易者在几秒到几分钟内频繁买卖,利用极小的价格波动积少成多。与波段交易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持仓时间、交易频率、利润目标和技术条件上。

2025年08月27日
美股ETF如何买?美股交易产品最全券商!

美股ETF如何买?美股交易产品最全券商!

美股ETF如何买?标普500三大ETF怎么选?短线交易SPY、长期定投VOO、折中选择IVV,除此之外想要投资其他行业板块,选择一个产品全面的券商平台也格外重要。

2025年08月27日
管理层减持与ETF流出,MRK股价短期风险是否显现?

管理层减持与ETF流出,MRK股价短期风险是否显现?

MRK股价在短期震荡中反映出高估值、政策与研发进展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中长期仍取决于核心药物和新产品的市场表现与销售增长潜力。

2025年0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