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9日
如果說,給你5美元,讓你賺回上億元,你是不是會認為這是天方夜譚?但事實上,金融市場上確實有這樣一位傳奇人物-傑西·利弗摩爾(Jesse Livermore)。他不僅做到了,還經歷了四次破產,又四次重新站起來,是許多人心目中的「交易之王」。現在,我們就一起來從他的人生經驗中,來看看他的投資智慧。
姓名:傑西·利弗摩爾(Jesse Livermore)
生卒年份: 1877—1940
頭銜:被譽為近現代最具影響力的投資交易大師之一,享有「交易之王」的美譽。
經歷:一生充滿傳奇色彩,經歷了許多財富的巔峰與谷底,最終成為金融史上不可忽視的人物。
代表著作: 《股票作手回憶錄》(Reminiscences of a Stock Operator),至今仍是無數投資者的必讀經典。
傑西·利弗摩爾(Jesse Livermore)於1877年出生於美國麻薩諸塞州的一個貧困家庭。他的童年充滿了艱辛,但這種艱苦的環境塑造了他堅韌不拔的性格。 14歲時,他帶著母親給他的5美元離家出走,踏上了追求財富的旅程。
利弗摩爾的交易生涯始於「股票賭場」(Bucket Shop),這是一種類似賭博的地方,人們可以在這裡押注股票的漲跌。
憑藉對數字的敏感和對市場的初步理解,他很快就發現了股票價格的波動規律,並透過簡單的低買高賣策略,迅速累積了第一桶金。
17歲時,他用1000美元為母親買了一棟房子,成為波士頓股票賭場圈的「吸金小王子」。
然而,波士頓的賭場很快就將他列入黑名單,Jesse Livermore決定前往紐約,進入真正的股市。
但現實並不像他想像的那麼簡單,他的區間交易策略在真正的股市中並不奏效,一年之內他的一萬美金就虧光了。
但他並沒有放棄,向朋友借了2000美元,決定東山再起。
在紐約的股市中,傑西·利弗摩爾逐漸意識到,股票價格並不是隨機遊走的,而是存在關鍵的點位,例如壓力位和支撐位。
股票價格在這些點位附近會震盪,但一旦突破,就會持續上漲或下跌。
他開始等待股票價格跌破關鍵點位後大量做空,或是突破關鍵點位後大量做多。
這項策略幫助Jesse Livermore在股市中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1907年美國股市危機時,Jesse Livermore以敏銳嗅覺做空,賺取巨額利潤,身價達五百萬美元。
但隨後因揮霍無度和聽信他人建議,他在棉花期貨市場遭遇重大挫折。
總結「虧錢的交易要立刻停損」和「相信自己,不要輕易相信別人」的原則。
1929年股市崩盤前,利弗摩爾透過做空賺取一億美元,成為金融史上的傳奇。
他總結出「耐心等待適當的時機」的原則,強調交易中耐心的重要性。
晚年,利弗摩爾因個人生活不幸、市場環境變化(SEC監管加強)和多次破產,最終於1940年自殺。
傑西·利弗摩爾的交易原則簡潔有力,至今仍被無數投資者奉為經典。
年份 | 年齡 | 事件 |
1877 | 0 | 出生於美國麻薩諸塞州貧困農民家庭 |
1891 | 14 | 帶5美元離家到波士頓,進入股票賭場 |
1894 | 17 | 賺到1000美元,為母親買房子;被賭場封鎖 |
1899 | 22 | 攜帶1萬美元初入紐約股市,一年虧光 |
1906 | 29 | 舊金山大地震做空聯盟太平洋鐵路,賺25萬美元 |
1907 | 30 | 金融危機前做空,一天賺100萬美元;應JP摩根請求反手做多 |
1929 | 52 | 大蕭條前佈局4.5億美元超空頭,賺1億美元 |
1934–1939 | 57–62 | 多次破產與復出 |
1940 | 63 | 在紐約羅斯福酒店自殺,傳奇落幕 |
利弗摩爾認為,價格在支撐位與壓力位附近會形成震盪,一旦突破或跌破這些關鍵點位,趨勢往往會持續。
舉例說明: 假設某檔股票在一段時間內一直在80美元到85美元之間震盪。那麼,Jesse Livermore的操作如下:
類型 | 觸發價 | 股數 | 平倉價 | 每股盈餘 | 總盈虧 |
做空 | $80 | 1000 | $75 | $5 | $5000 |
做多 | $85 | 1000 | $90 | $5 | $5000 |
說明:
如果跌破80美元,利弗摩爾會大量做空。
如果突破85美元,他會大量做多。
這種基於關鍵點位的趨勢交易策略,幫助他在市場中捕捉了許多重要的交易機會。
Jesse Livermore在交易過程中總結了幾個重要的原則,這些原則至今仍被許多投資者所遵循:
獲利持有:獲利時不要急於鎖定利潤,若分析正確,應持有股票,等待更大收益。
虧損停損:如果交易虧損且前景不看好,應立即止損,避免更大的損失。
獨立思考:傑西·利弗摩爾曾因聽信他人建議而遭受重大損失,因此他強調獨立思考的重要性。
耐心等待:市場的機會並非隨時都有,投資人需耐心等待,而不是盲目交易。
1906年4月18日,舊金山發生大地震,造成嚴重的傷亡和財產損失。這場災難引發了市場的恐慌,投資者紛紛拋售股票,市場陷入動盪。相關情況如下:
交易方向:Jesse Livermore提前佈局,賣空了聯盟太平洋鐵路公司(Union Pacific Railroad)。
相關公司:聯盟太平洋鐵路公司
操作時間:幾天內
獲利金額:25萬美元
具體情況如下:
年份 | 背景 | 交易方向 | 獲利金額 |
1906 | 舊金山大地震 | 做空聯盟太平洋鐵路 | 25萬美元 |
①金融危機爆發
1907年,美國金融市場爆發了嚴重的金融危機,被稱為「1907年恐慌」。這場危機由多家銀行和金融機構的倒閉引發,市場信心崩潰,股票價格暴跌。
交易方向:Jesse Livermore再次佈局做空,提前預見市場的下跌趨勢。
相關公司:多家金融機構和鐵路公司(具體公司未明確記錄,但包括當時的主要金融和鐵路股票)
操作時間:一天內
獲利金額:100萬美元
總資產金額:達到300萬美元。
②J.P.摩根的請求與反手做多
隨著市場的持續下跌,華爾街的金融巨頭們擔心市場的進一步崩盤會導致系統性風險。 JP摩根身為當時的金融巨頭,親自出面請求傑西·利弗摩爾停止做空,以穩定市場。
交易方向:利弗摩爾平掉了手中的空頭部位,並反手做多。
操作結果:他的這項操作幫助市場逐漸回暖,同時也為他帶來了額外的獲利。
具體情況如下:
年份 | 背景 | 交易方向 | 獲利金額 |
1907 | 美國金融危機 | 提前做空 | 100萬美元 |
1907 | JP摩根請求停止做空 | 反手做多 | 再獲得獲利 |
說明:這次操作不僅展現了傑西·利弗摩爾對市場的深刻理解,也體現了他在複雜市場環境中的靈活應變能力。
①春季:平掉多單
1929年春季,美國股市仍處於狂熱狀態,許多投資人盲目樂觀,市場泡沫不斷膨脹。然而,Jesse Livermore憑藉著敏銳的市場洞察力,意識到市場的危險訊號,決定平掉手中的多單。具體情況如下:
交易方向:平多單
佈局情況:無(平倉操作)
獲利金額:無(規避風險)
操作結果:這項決策幫助他規避了隨後的市場暴跌風險。
②夏季:秘密佈局超空頭
1929年夏季,市場泡沫進一步加劇,投資人的狂熱情緒達到頂點。傑西·利弗摩爾透過深入研究市場數據和投資者情緒,判斷市場即將崩潰,於是開始秘密佈局超級空頭。
交易方向:做空
版面狀況:使用25倍槓桿,做空100多檔股票,總規模達4.5億美元。
獲利金額:1億美元
操作結果:他的精準佈局和大膽操作最終為他帶來了巨額利潤。
具體如下:
年份 | 階段 | 操作 | 結果 |
春季 | 平掉多單 | 規避暴跌風險 | — |
夏季 | 建立超級空頭 | 25倍槓桿,4.5億美元規模 | 獲利1億美元 |
說明: Jesse Livermore的這一舉動顯示了他對市場趨勢的精準判斷和對風險的高度警覺。
傑西·利弗摩爾是華爾街歷史上最大的獨立個人投資者之一。他的職業生涯充滿了傳奇色彩,不僅因為他在市場中的巨額盈利,更因為他獨特的交易理念和操作體系對後世的深遠影響。
Jesse Livermore從不依賴內幕消息,也不與他人聯合坐莊。
他堅信市場的走勢可以透過技術分析和對市場情緒的理解來預測。
他的交易完全基於自己的分析和判斷,這種獨立精神使他在華爾街獨樹一格。
利弗摩爾的操作體系成為華爾街技術派交易的「字根」。
他的操作體系成為技術派交易的基礎,關鍵點位、趨勢交易、停損等概念被廣泛採用。
傑西·利弗摩爾與同時代的其他投資大師如威廉·江恩(WD Gann)、伯納德·巴魯克(Bernard Baruch)和約瑟夫·肯尼迪(Joseph P. Kennedy)等並列。
但憑藉著卓越成就和深刻洞察,成為其中最突出的人物。
Jesse Livermore在1907年金融危機和1929年大蕭條中賺取了巨額財富。
他的成功不僅體現在獲利上,更體現在他對市場的深刻洞察和精準判斷。
Jesse Livermore的著作《股票作手回憶錄》至今仍是投資界的經典,被無數投資者奉為圭臬。
他的交易理念和方法被一代又一代交易者學習和應用,成為華爾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持續學習與研究: Jesse Livermore一生都在不斷學習和研究市場,投資人也應該不斷提升自己的分析能力。
情緒控制:他強調避免因衝動而做出錯誤決策,投資人需要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
風險管理:合理設定停損是防止一次失誤導致全盤皆輸的關鍵,投資人需要重視風險管理。
獨立思考:基於自身研究做決策,而不是盲從他人,這是利弗摩爾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市場永遠是對的,而人往往不是。”
★ “賺錢的交易不要急於賣出。”
★ “虧損的交易要立刻止損。”
★ “耐心是投資成功的關鍵。”
★ “投資是一場馬拉松,而不是短跑。”
傑西·利弗摩爾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的成功與失敗都為後人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教訓。他的投資理念和交易策略至今仍是金融市場的重要參考,他的故事也激勵著無數投資者在市場中追求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