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化身殺神 油市不敢大意-EBC熱點分析

2024年08月02日
摘要:

油價因中東緊張局勢和全球經濟放緩而動盪。以色列衝突、伊朗威脅增加風險,中國需求緩慢,新能源車崛起影響OPEC供應。預計明年供應過剩,油價或下跌,全球石油需求2030年或達峰。

油價在中東地緣政治動盪和全球經濟放緩的抵銷下陷入拉鋸,以色列本週又殺死兩位哈馬斯高官,加劇衝突擴大的風險。


伊朗的伊斯蘭強硬分子以及阿拉伯世界的軍事集團會更加信念,以色列國是一個不惜代價剷除的威脅。


伊朗威脅對以色列的行動展開報復,延續過去10個月的故事。不過內塔尼亞胡回應道,已經做好萬全準備來應對任何威脅。


目前為止沒有任何主要產油國直接牽連其中,因此市場一直把突發攻擊看作是一次性利好。然而,胡塞武裝對沙烏地阿拉伯的敵意可能改變現狀。


胡塞武裝領袖宣稱,沙烏地阿拉伯、以色列和美國沆瀣一氣,阻止自己對紅海貨船的攻擊。他甚至還威脅要讓沙烏地阿拉伯付出沉重代價。


中東研究所智庫的學者表示,胡塞武裝的打擊能力相比2015年有了長足提升,證據是之前組織從也門把無人機送達2000公里以外的特拉維夫中心。

2023 年全球部分国家原油和凝析油产量

根據美國能源資訊署的數據,2023年美國、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三國共佔到全球原油產量的40%。如果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一樣出現能源基建遭受攻擊,恐慌便會肆虐市場。


支柱動搖

原油多頭盼望的下半年中國帶動需求也許會落空,首先經濟復甦仍然緩慢,其次新能源換車勢不可擋。


彭博調查顯示,預計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原油進口量頂多是略微成長,不足以吸收OPEC+的額外供應。

亚洲原油进口量放缓

中國上半年的進口年減2.3%,除去疫情期間的話,創下了跌幅紀錄。由於高成本削弱了利潤率,一些獨立煉廠活動放緩,對原油需求減少。


如果進沒有顯著反轉,今年剩下的時間內,進口情況會和OPEC預計中2024年需求成長每日225萬桶大相徑庭。


即便中國鼓勵消費者以舊換新家電和汽車的政策出台,帶動的新車銷售很大一部分可能也是電動車。


同時,連接德州最繁忙油田和關鍵出口樞紐的輸油管空間開始吃緊,使得美國向外供油可能出現阻礙。


三疊紀盆地區域占到美國原油產量的近一半,雖然產量有望持續上升,但需要足夠的管道運能才能到達國際買家。


未來幾年

摩根士丹利表示,市場目前趨緊,然而OPEC和非OPEC供應重回成長意味著明年可能供應過剩,預計布蘭特原油屆時將跌至75-80美元。


高盛稱,不論是誰贏得了11月的美國總統選舉,明年都沒有辦法大幅提升國內供應,另一方面戰略石儲備處於低位。


該行認為,布蘭特原油明年的價格為75-90美元,前提是經濟維持趨勢成長,需求穩定以及OPEC+平衡市場。


摩根士丹利和高盛都維持第三季布蘭特原油的目標價86美元。再往後看,前景甚至更加黯淡。


美國能源資訊署在6月指出,美國主導的全球原油產量將使得閒置產能創下歷史新高,破壞OPEC+的操作效果。


該機構也預計,截止2030年,需求將在每日近1.06億桶觸頂,供應將增加至每日近1.14億桶,相差800萬桶左右。


此外,全球能源供應中的化石燃料比重過去幾十年來維持在約80%,美國能源資訊署判斷該數字到2030年會降至約73%。


EBC平台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本資料僅供一般參考使用,無意作為(也不應被視為)值得信賴的財務、投資或其他建議。

大選加強政治穩定 澳元走勢受益

大選加強政治穩定 澳元走勢受益

5月6日,美元受新關稅影響走弱,澳元走勢突破5個月高點。澳大利亞工黨勝利提升市場信心,高盛維持經濟預測不變,但擔憂中美緊張局勢影響大宗商品需求。

2025年05月06日
OPEC+堅持增產 油價反應強烈

OPEC+堅持增產 油價反應強烈

5月5日,受OPEC+增產及需求疲軟影響,油價每桶下跌逾2美元,創4月新低。亞洲進口下降、貿易戰及地緣局勢加劇市場憂慮,巴克萊與高盛下調油價預期。

2025年05月05日
再見美國 全球資金擁抱新興市場

再見美國 全球資金擁抱新興市場

川普政策引發美股外流,美元下跌加大資產差距。新興市場或跑贏大盤,吸引資金流入。中國應對關稅威脅強勁,亞洲加速步伐,吸引外資。

2025年0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