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 2025年10月31日
 
              
              
              國際原油價格最近經歷了劇烈的波動,尤其是布蘭特原油價格暴跌至三年新低,跌破了70美元/桶,而美國WTI原油期貨自今年1月的高點已經下跌了16%。華爾街的悲觀預測甚至提到油價可能會跌破50美元/桶。這種價格波動背後,主要涉及三個核心因素:供需關係、政策賽局與地緣政治。
供需關係是決定油價的根本因素之一。在這次油價暴跌的過程中,供應過剩遠遠超過了需求復甦的預期。最近,歐佩克(OPEC)決定增產,這打破了原本期望維持減產的市場預期。此外,美國頁岩油的增加和其他非歐佩克產油國的擴產也加劇了供應過剩。
需求端也未能有效支撐油價。尤其是全球最大的原油消費國—中國的需求降溫,數據顯示,中國原油進口量較去年同期下降了約5%。再加上美國經濟的不確定性,川普的貿易政策對經濟放緩的擔憂加劇,油價的反彈空間受到了限制。石油作為全球經濟活動的晴雨表,需求的疲軟預示著油價短期內難以回升。
除了供需關係,國際原油價格的變化也受到了政治博弈的影響,尤其是美國總統川普的政策對油價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川普一方面推崇能源獨立,一方面對歐佩克施壓,要求其增產,以期讓油價維持低位,從而促進美國經濟的低通膨和高消費。
此外,川普也對俄羅斯和伊朗等國施加極限壓力,限制伊朗的石油出口並打壓委內瑞拉的油氣生產,這一系列舉措使得油價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

地緣政治事件,如俄羅斯與烏克蘭的衝突、以及中東地區的緊張局勢,都可能導致油價的劇烈波動。任何與能源相關的供應中斷,都可能迅速推動油價上漲。例如,如果俄羅斯的石油出口受到製裁或乾擾,油價就可能迎來上升。
面對當前的油價震盪,市場普遍關注國際原油價格的未來趨勢。油價能否繼續下跌,或會在某一時刻反彈?未來的油價走勢將受到三大因素的影響:
油價底線的存在:60美元/桶是市場普遍認為的關鍵心理關卡。部分煤油合約已跌至60美元出頭,這一價位對於許多石油生產國來說已經觸及其損益平衡點。一旦油價跌破50美元/桶,可能會觸發歐佩克和其他產油國的減產機制,從而對油價進行支撐。
全球經濟的影響:全球經濟表現,特別是美國和中國的經濟狀況,將直接影響油價的回升空間。如果美國經濟持續下滑,消費者信心不足,全球需求將面臨更大壓力,油價反彈的阻力將增加。
地緣政治的潛在波動:如果地緣政治局勢出現新的波動,如俄羅斯與烏克蘭的衝突加劇,或中東地區的局勢變動,可能會導致油價的劇烈波動。任何地區衝突引發的能源供應中斷,都可能成為油價反彈的重要推手。
綜上所述,目前國際原油價格的波動是由供需失衡、政策博弈和地緣政治風險共同作用的結果。未來油價的走向將取決於全球經濟的表現、主要產油國的政策調整以及地緣政治局勢的變化。對投資人來說,密切注意這些關鍵因素的變化,才能在這場油價博弈中找到機會,而盲目跟風抄底或恐慌賣出都可能帶來不必要的風險。
【EBC平台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本資料僅供一般參考使用,無意作為(也不應被視為)值得信賴的財務、投資或其他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