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 2025年10月16日
美國股市在過去三年經歷了顯著的上漲,這一輪多頭市場始於2022年10月12日。迄今為止,標普500指數累計漲幅已達83%,市值增加了約28兆美元。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最近一年中,標普500指數的漲幅也已達到13.01%,幾乎是過往牛市第三年平均漲幅的兩倍。持續上漲也推動標普500本益比攀升,目前已至25倍,創下歷次多頭第三年的最高估值水準。
從產業角度來看,科技板塊在本輪牛市中扮演了關鍵角色。一些大型科技公司,蘋果、微軟、Google等,佔了標普500指數權重的三分之一。
過去三年,英偉達股價飆漲近1500%,Meta Platforms上漲超過450%。 AI技術的發展更是成為推動多頭市場的關鍵力量,投資者對新技術的追捧使相關科技股成為市場的主要驅動力。
科技巨頭的股價上漲對指數的推動作用顯著,但也引發了市場對過度集中的擔憂。這種集中意味著市場對少數公司的依賴程度較高,一旦這些公司的業績出現波動,可能會對整個市場產生較大的影響。
另外,企業獲利與股東回報機制相互強化,形成了「獲利成長—回購股利—價值提升—資金流入」的正向循環,持續推動美股內在價值的提升。
美國上市公司具有成熟的分紅和回購文化,憑藉強勁的獲利能力和自由現金流,積極透過回購減少股本、提升每股收益,並透過穩定分紅吸引長期資金。
2024年標普500公司分紅+回購金額佔淨利比例高達77.74%,不僅增強了股東回報,也構成了美股長期收益的重要來源。
儘管本輪牛市在過去三年取得了顯著的漲幅,但2026年美股能否延續多頭市場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
首先,估值過高就是一個重要問題。目前標普500指數的本益比已達25倍,處於歷史高點。如此高的估值意味著市場對未來獲利成長的預期已經非常樂觀,一旦實際獲利未能達到預期,股價可能會面臨調整。
其次,關稅與經濟憂慮也給市場帶來了壓力。貿易緊張局勢可能導致企業成本上升,進而影響獲利和市場信心。 2026年適逢美國中期選舉年,政策不確定性通常也會加劇市場波動。
不過,從以往歷史數據來看,自二戰以來的十三輪美股牛市中,有七輪持續到了第四年,平均累計漲幅為88%。從這個角度來看,本輪牛市理論上仍有上漲空間。
市場參與者還需持續關注美聯儲的政策動向。如果美聯儲採取緊縮政策,可能會對市場資金面產生影響,進而影響股市表現。而如果殖利率重新升向5%,估值可能被迫重置,人工智慧熱潮若演變成泡沫,將引發重大拋售。
因素類型 | 具體因素 | 描述 |
有利因素 | 歷史數據支持 | 過去13輪多頭市場中7輪持續至第四年,本輪多頭三年漲幅已接近歷史平均數。 |
經濟成長與就業市場 | 勞動市場良好,失業率低,薪資成長穩定,推動經濟成長和股市表現。 | |
企業業績強勁 | 許多企業過去三年業績成長良好,支撐股市上漲。 | |
不利因素 | 估值過高 | 標普500本益比25倍,為多頭第三年歷史最高,獲利不及預期可能引發回檔。 |
政策不確定性 | 2026年中期選舉,政策不確定性可能加劇市場波動。 | |
貿易爭端與經濟憂慮 | 貿易爭端未解決,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影響美國經濟和股市。 |
【EBC平台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本資料僅供一般參考使用,無意作為(也不應被視為)值得信賴的財務、投資或其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