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 2025年11月12日
美國東部時間11月12日,AMD美股盤前交易股價飆漲,漲幅達5.37%,逼近6%,成為標普500成分股中漲幅最大的個股。

這波暴漲行情主要源自於前一日公司舉辦的三年首次「分析師日」活動。 CEO蘇姿豐在會上釋放了一系列超出市場預期的策略指引,徹底點燃了投資人熱情。
長期成長目標:2026—2030年整體營收複合年增長率(CAGR)預期不低於35%,高於華爾街先前32%的共識;
AI業務爆發:資料中心AI業務年增速目標≥80%,到2027年營收規模衝擊「數百億美元」;
市場空間展望:2030年全球AI資料中心總市場規模將突破1兆美元,較2025年的約2,000億美元翻五倍,年均成長率超40%。
蘇姿豐在路演中強調,AI工作負載正從訓練向推理快速遷移,CPU與GPU的協同算力需求遠未被滿足。 AMD憑藉EPYC CPU、Instinct加速器及開放軟體生態,已拿到「入場券」。
受此影響,AMD股價在盤後交易中迅速逆轉先前2.7%的跌幅,最終收漲4%,年內累計漲幅擴大至102%,市值穩居3860億美元上方。

CEO蘇姿豐提出的「35%+」成長目標並非空談,AMD計畫於2026年第三季推出以3nm製程為基礎的MI450系列加速器,其單卡算力較目前MI300系列提升2.6倍。
同時,本公司將交付對標英偉達NVL72的整機櫃方案“Helios”,以補齊系統級競爭力。這項技術迭代將顯著縮小與英偉達在硬體效能上的差距。
此外,AMD已與甲骨文、OpenAI、微軟Azure等頭企業簽訂多年供貨協議。僅OpenAI一家的年度採購意願就達“數十億美元”,成為MI系列加速器首批規模化應用的標竿。
甲骨文董事長艾里森更是公開表示,未來五年計畫將AMD晶片的採購比例從少於20%提升至40%,印證了雲端廠商「去單一化」採購策略為AMD帶來的歷史性機會。
公司財務目標錨定,2028年資料中心晶片收入目標指向1,000億美元,每股盈餘(EPS)提升至20美元,較2024年預期成長3倍以上,非GAAP營業利潤率同步升至35%。
此外,AMD首次提出份額爭奪時間表:2027年全球資料中心AI晶片市場份額不低於10%,2029年挑戰15%。
華爾街投入迅速行動:瑞銀已將AMD目標價從220美元上調至265美元,對應2026年EPS的13倍市盈率;高盛則在牛市情景中給出300美元估值,認為若2027年數據中心收入達數百億美元, AMD將享受“AI溢價+CPU復甦”的雙重紅利。
【EBC平台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本資料僅供一般參考使用,無意作為(也不應被視為)值得信賴的財務、投資或其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