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25日
2025年第四季美元的疲軟走勢,無疑給期盼趨勢反轉的投資人一記重擊。美元的弱勢週期還要持續多久?
市場綜合研判認為,目前美元弱勢格局已定,並可能持續貫穿2026年大部分時間,最終拐點預計在年末浮現。
(一)美聯儲超預期降息壓低美元吸引力
目前市場普遍預期2025年美聯儲將降息75個基點,但實際降息幅度可能更大。
利率直接下降縮小了美元與其他主要貨幣的利差,再次削弱了美元資產的收益優勢。國際資本可能轉向利率更高或成長較好的市場,導致資金從美國外流。
這種預期已在影響市場行為——投資人正提前調整頭寸,減少美元資產配置,進而對匯率造成下行壓力。
(二)勞動力市場降溫抑制經濟與利率預期
非農就業人數成長放緩,顯示勞動市場持續疲軟。儘管失業率未必快速上升,但就業數據走弱會壓制國債殖利率,尤其是中短期殖利率。
這也傳遞出美國經濟動能減弱的訊號,降低市場對美元未來升值的預期。交易員往往根據就業數據預判美聯儲政策,疲軟數據會強化降息邏輯,進一步拖累美元。
(三)去美元化結構性趨勢限制反彈空間
近年來新興市場央行持續推動外匯存底多元化,減少對美元的依賴,增加黃金、歐元、人民幣等資產配置。同時,多國在跨境貿易中逐步增加非美元結算比例。
這些結構性變化導致全球對美元的需求成長放緩,即使美元短期反彈,也會因這類長期資本流動的避險而受限。美元在國際儲備中的份額逐步下降,已成為持續存在的壓制因素。
(一)降息預期的轉變
2026年5月鮑威爾主席將結束任期,在此之前,新任美聯儲主席提名可能引發FOMC重組預期,推動更激進降息,1年期遠期利率可能跌破3.00%。
所以就明年上半年來看,美元波動在所難免。不過隨著調整完成,局面穩定,市場對美元的悲觀情緒可能會有所緩解。
一旦市場認為降息已經接近尾聲,或者經濟數據開始顯示出復甦跡象,投資者可能會重新評估美元的價值,從而推動美元匯率的反彈。
(二)經濟基本面的改善
儘管2025年美國經濟面臨諸多挑戰,但到2026年末,經濟基本面可能會有所改善。今年的降息政策可能會刺激投資和消費,推動經濟成長。
此外,如果全球經濟環境好轉,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其經濟復甦的潛力也會吸引國際資本回流,從而為美元提供支撐。
(三)市場預期的變化
2026年底市場對美國經濟和貨幣政策的預期可能會改變。美聯儲將結束降息週期,甚至可能開始考慮升息的可能性很大,那麼美元匯率將受到正面影響。
投資者可能會提前佈局,增加對美元資產的配置,從而推動美元匯率的上升。
(四)其他貨幣的相對錶現
美元的走勢不僅取決於自身因素,也受到其他主要貨幣表現的影響。
如果在2026年末,其他主要經濟體的經濟表現不如美國,或者其貨幣政策相對寬鬆,那麼美元的相對價值可能會提升。如果歐洲央行或日本央行繼續維持低利率或負利率政策,而美國經濟開始復甦,美元兌歐元或日圓的匯率可能會走強。
因素類別 | 具體原因 | 2025Q4情況 | 2026年底預期 |
貨幣政策 | 降息預期 | 降息預期強烈,市場對美元悲觀 | 降息預期減弱,市場預期美聯儲可能結束降息甚至升息 |
經濟基本面 | 經濟成長 | 面臨挑戰,成長乏力 | 降息刺激投資消費,經濟可望復甦 |
市場預期 | 投資者情緒 | 悲觀情緒濃厚 | 預期改善,投資人提前佈局美元資產 |
相對表現 | 其他貨幣 | 歐元、日圓等貨幣相對強勢 | 若其他經濟體經濟表現不佳或貨幣政策寬鬆,美元相對價值提升 |
總而言之,美元2025Q4持續弱勢已在,2026年上半年,美元也可能延續尋底態勢。但進入下半年後,隨著美聯儲寬鬆政策效果的顯現、市場預期的重新定價以及潛在估值優勢將凸顯。
需要警惕的是,如果美國經濟衰退程度遠超預期,迫使美聯儲在2026年進行更極端的降息,則美元弱勢週期可能會延長。反之,若通膨頑固捲土重來,拐點則可能提早到來。
【EBC平台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本資料僅供一般參考使用,無意作為(也不應被視為)值得信賴的財務、投資或其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