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差價合約?它和期貨在相同點與差異上有什麼不同?

2025年09月08日

聊起投資,總會說起買房、買股票或黃金,但在實際交易中,還有一種方式常被投資人拿來靈活操作,那就是差價合約。要弄清楚什麼是差價合約,先別急著想它有多複雜,可以把它理解成一種只關注價格變化的交易工具,和傳統的買賣資產方式不太一樣。


什麼是差價合約?

差價合約是一類金融衍生產品,交易雙方透過比較開倉價和平倉價的差額來進行現金結算,投資人不需要真正持有相關資產。例如,如果價格上漲,買方獲利;價格下跌,則賣方受益。

差價合約範例

主要特徵包括

  • 無需持有標的資產:投資人可以直接參與股票、指數、外匯、大宗商品、加密貨幣等資產的價格波動,而不會真正買下這些資產。

  • 槓桿操作:只需支付部分保證金,就能放大資金使用效率,同時獲利與虧損都可能被放大,風險較高。

  • 雙向交易:既能做多(看漲買入),也能做空(看跌賣出),在市場上行或下跌時都能尋找機會。

  • 無固定到期:大多數合約沒有明確到期日,可以長期持有,但長時間持倉會產生融資費用。

  • 場外交易:差價合約通常透過經紀商提供的場外交易平台進行,而非集中交易所。

  • 適用範圍廣:涵蓋外匯、股指、貴金屬、商品、加密貨幣等市場。

  • 風險點:包括槓桿風險、經紀商對手方風險、可能的強制平倉等。

  • 地域限制:某些國家(如美國)因監管要求,不允許零售投資者參與差價合約交易。


差價合約、與期貨:相同點vs. 不同點

在具體比較前,先看看兩者有哪些共同點:


相同點

特點 描述
衍生性商品屬性 兩者都是基於標的資產價格而衍生出的金融工具。
保證金與槓桿 都能透過保證金方式放大資金,進行槓桿交易。
雙向獲利 投資者可以做多或做空,依靠價格差來實現收益。

由此可見,它與期貨的核心邏輯相似,但在操作上有明顯不同,這就是所謂的什麼是差價合約。


不同點

特徵 差價合約 期貨
交割方式 不涉及實物交割,結算方式為現金差額。 可選擇實物交割或現金交割,依合約規定。
到期和標準化 通常沒有固定到期時間,數量靈活且非標準化。 合約具備標準化條款,包含到期日和固定規模。
交易管道 透過經紀商提供的場外平台交易。 在受監管的期貨交易所內進行撮合,並公開透明化。
保證金與槓桿比例 保證金要求較低,槓桿比例通常較高。 保證金由交易所設定,槓桿相對較低,規則較嚴格。
費用模式 主要包括點差和隔夜融資利息,長期持倉成本高。 一般只收取交易費用和佣金,長期持倉成本較低。
市場範圍與定位 靈活覆蓋不同資產,適合散戶及短期交易。 更偏向機構投資人和避險,市場集中在商品、股指和利率工具。
監管環境 監管相對寬鬆,需挑選信譽好的經紀商。 期貨市場由交易所嚴格監管,風險透明度較高。

透過這張對比表,可以更直觀地看到它和期貨在規則、費用和適用人群上的差異。


總結

什麼是差價合約?它是一種靈活的金融工具,讓投資者無需持有標的資產就能參與市場波動,同時支持高槓桿和雙向操作,但也需要承擔較高風險和額外融資費用。相較之下,期貨是標準化合約,由交易所集中監管,更適合用於風險管理或機構投資,透明度和穩定性更高。


【EBC平台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本資料僅供一般參考使用,無意作為(也不應被視為)值得信賴的財務、投資或其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