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點是什麼?如何計算損失?類型、原因和影響有哪些?

2025年08月29日

大家網購時可能遇到過這種情況:秒殺價就在眼前,手速飛快地點擊,但結算時價格卻突然漲了幾毛。這種事兒在日常購物裏或許只是讓人有些鬱悶,但在金融市場裏,類似的“手滑”現象叫滑點,可就不是多花幾毛錢那么簡單了。

滑點

滑點是什麼?

滑點(Slippage)也叫滑價,指的是投資人下達的交易指令價格與實際成交價格的差異。這種差異可能在買入或賣出時出現,通常對投資者不利。

舉例說明:假設投資人計劃在某小型股票市場以100元的價格買進1,000股某股票。市面上的賣單分佈如下:

  • 101元,100股

  • 105元,300股

  • 110元,500股

  • 115元,200股

若以市價買入1000股,實際成交情況將是:

價格(元) 數量(股) 成交金額(元)
101 100 10100
105 300 31500
110 500 55000
115 100 11500
總計 1000 108100

說明

  • 最終平均成交價格為108.1元,比預期的100元高出8.1元。

  • 這種價格差異就是滑點

它是金融交易中一個常見卻容易被忽視的現象,無論是在股票、外匯、期貨或加密貨幣市場,都可能發生,對投資者的交易成本和策略執行產生直接影響。

滑點的類型有哪些?

1.正滑點

實際成交價比預期價格更有利。

舉例說明:假設一位外匯交易者計劃以1.3000買入歐元/美元,但最終成交價是1.2995。具體如下:

交易類型 期望價格 實際成交價格 價格差異 交易方向
買入 1.3000 1.2995 -0.0005 多頭

說明:

  • 以更低的價格買入。

  • 交易者獲得了更好的成交條件。

2.負滑點

實際成交價比預期價格更不利。

舉例說明:假設交易者計畫以100元賣出股票,但實際成交價為99元,具體如下:

交易類型 計劃價格 實際成交價 差價 交易方向
賣出 100元 99元 -1元 空頭
說明:
  • 以更低的價格賣出。

  • 導致收益減少。

滑點的產生原因有哪些?

1.市場流動性不足

當市場上的買賣訂單稀少時,大額交易可能無法在理想價格一次成交,而是分批在不同價位成交,造成滑價

例如,當重大經濟數據發布或市場出現極端波動時,市場流動性可能會急劇下降,導致它的出現。

2.訂單執行速度不夠快

市場價格可能在訂單執行過程中發生變化,導致實際成交價與期望價格不同。

例如,網路延遲、交易平台的處理速度等因素都可能影響訂單的執行速度。

3.交易量與時間

交易量的大小與時間也會影響滑價的產生。例如,在外匯市場:

在交易量低的時段(如亞洲盤夜間),流動性差,它更容易出現。

而在倫敦與紐約交易時段重疊時,流動性充足,其機率較低。

4.平台執行效率

不同平台在訂單處理機制上有差異,導致投資人的訂單無法及時成交。

有的平台可能因係統延遲或交易演算法問題造成滑點。

滑點的影響有哪些?

1.交易成本增加

最直接的影響是增加了交易成本。

即使每次滑價的金額不大,但長期累積為額外成本,也會降低投資報酬率。

2.交易策略失效

它會破壞投資者的交易策略。

投資者在製定策略時依賴特定的價格預期,但滑價使實際成交價偏離預期,可能導致策略失效。

假設投資者設定了一個停損點在1.0995,但由於滑點,實際成交價為1.0990。

這將導致投資者的停損點提前觸發,進而影響易策略。

3.心理壓力

頻繁的滑價會使投資人產生焦慮、不安等情緒,影響其交易決策的理性。

投資人可能會因為滑價而頻繁調整交易策略,或是在交易中過於謹慎,從而錯失一些獲利機會。

滑點如何計算成本損失?

1.成本損失計算

公式如下:

損失=(實際成交均價−預期價格)×成交量

❗注意:

  • 對於買單,它通常表現為支付更高價格。

  • 對於賣單,則表現為獲得更低價格。

2.三種計算方法

①直接對照法:

這是最簡單直覺的方法。

記錄下單時預期的價格,然後比較實際成交的價格,兩者之差即為滑價

舉例說明:假設一位交易者預期以5000元買100手(假設每手1000單位)某期貨合約,實際成交價格為5010元,則損失為:

專案 數據
預期價格 5000元
實際成交價格 5010元
滑點(元) 10元
交易量 100手
每手單位數 1000單位
損失(元) 1000000元

說明:

  • 損失= (實際成交價格- 預期價格) × 交易量× 每手單位數

  • 損失= (5010 - 5000) × 100 × 1000 = 10 × 100000 = 1000000元

②平均滑點計算

在一段時間內,多次交易的滑價總和除以交易次數,得到平均滑價

舉例說明:假設一位交易者在一週內進行了5次交易,滑價分別為5元、8元、-3元、10元、-2元。若每次交易的交易量為100手(每手1000單位),則平均損失為:

交易次數 滑點(元) 損失(元)
1 5 500000
2 8 800000
3 -3 -300000
4 10 1000000
5 -2 -200000
總計 18 1800000
平均 3.6 360000
說明:
  • 平均滑價= (5 + 8 - 3 + 10 - 2) / 5 = 3.6元

  • 平均損失= 3.6 × 100 × 1000 = 360.000元

③百分比計算法

滑價的金額除以預期成交價格,得到百分比。

舉例說明:假設一位交易者預期以4000元成交,實際成交為4020元。如果交易者買了100手(每手1000單位),則損失為:


專案 數據
預期價格 4000元
實際成交價格 4020元
滑點(元) 20元
百分比 0.50%
交易量 100手
每手單位數 1000單位
損失(元) 200000元

說明:

  • 百分比= (滑價/ 預期價格) × 100% = (20 / 4000) × 100% = 0.5%

  • 損失=滑價× 成交量(手) × 每手單位數= 20 × 100 × 1000 = 200000元

如何判斷惡意滑點?

部分不誠實經紀商可能透過操縱價格製造“惡意滑點”,從中獲利。判斷方法包括:

1.設定自動停盈或停損

開倉後,設定自動止盈或停損,這樣可以在交易完成後查看實際成交價格。

例如,一位交易者在買入歐元/美元時,設定了自動停損價格為1.1000,但實際停損價格為1.0995,這可能是負滑價


2.查看歷史記錄:

平倉後,開啟交易紀錄,查看實際成交價格。

正常的滑價應該是有正有負的,如果發現所有的滑價都是負滑,那麼這可能是惡意滑價的跡象。

例如,一位交易者在查看歷史記錄時發現,過去10次交易中有8次都是負滑價,這可能表示經紀商存在惡意行為。

降低滑點有哪些方法?

1.選擇流動性好的資產

  • 在交易時,應優先選擇流動性好的資產。

  • 流動性好的資產通常有較多的買賣訂單,價格波動相對較小,滑價也較低。

  • 例如,如藍籌股或主要貨幣對,通常來說流動性較好,滑價也較低。

2.使用限價單

  • 限價單允許投資者設定一個具體的價格,只有當市場價格達到該價格時才會成交。

  • 雖然限價單可能無法立即成交,但它可以有效避免價格漂移。

  • 例如,如果希望以100元的價格買入某股票,可以下達一個限價單,只有當市場價格達到100元時才會成交。

3.分批交易

  • 將大筆交易拆分成多筆小額交易,可以有效減少它。

  • 這種方法類似冰山交易,透過逐步釋放訂單,避免對市場造成過大衝擊,進而減少滑價

  • 例如,如果計劃買入1000股某股票,可以分多次下單,每次買入100股,這樣可以減少對市場價格的影響,降低滑點。

4.避開高波動時段

  • 重大經濟數據發布前後,其風險更高。

  • 在市場流動性較高、波動較小的時間段進行交易,可以有效減少它。

  • 例如,股票市場通常在開盤後的一個小時和收盤前的一個小時內流動性較高,滑價相對較小。

5.選擇高效能平台

選擇信譽好的外匯經紀商可降低此風險。關鍵因素包括:

  • 監理:選受CFTC或FCA等監理的經紀商,保障合法性。

  • 流動性:選流動性高的經紀商,減少滑價

  • 執行速度:選執行快的經紀商,降低延遲風險。

  • 交易成本:選點差低的經紀商,減少成本。

總結

滑點是金融交易中不可避免的現象,既可能有利,也可能不利。投資人應瞭解其成因,學會透過限價單、分批下單、選擇合適時段和正規平台來降低它的影響,從而提高交易策略的穩定性和長期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