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9日
在複雜多變的投資市場中,可轉債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眾多投資人的目光。買了它,要是股票漲,能換成股票賺錢;要是股票跌,就當普通債券拿利息,穩穩噹噹的。
可轉債,全稱為可轉換公司債(Convertible Bond ,簡稱CB),是一種兼具債券屬性與股票屬性的投資工具。投資者在購買可轉換公司債後,可以在約定時間內轉換為發行公司的股票。
若股價上漲超過轉換價格,投資人可選擇轉股獲利;
若股價下跌,投資人也可不轉股,繼續持有債券,領取利息,到期收回本金。
舉例說明:假設某公司發行的CB轉換價格為20元,投資人持有1,000元的可轉換公司債,若公司股價漲至30元,投資人轉換為股票後,可獲得收益如下:
專案 | 內容 |
面值 | 1000元 |
轉換價格 | 20元 |
公司股價 | 30元 |
轉換股數 | 1000 ÷ 20 = 50股 |
轉換後市值 | 50 × 30 = 1500元 |
獲利 | 1500 - 1000 = 500元 |
若股價下跌,投資人也可不轉股,持有債券領取利息,到期收回本金。
舉例說明:某CB的票面利率為3%,面額為100元,投資人持有1,000元的可轉換公司債,其收益如下:
專案 | 內容 |
面值 | 100元 |
投資金額 | 1000元 |
票面利率 | 3% |
年利息收益 | 1000 × 3% = 30元 |
到期回購本金 | 1000元 |
因此,可轉債兼具穩健收益和潛在增值兩大優勢。
發行主體:一般為上市公司,用於融資。
面額:通常為100 元/張,投資時多以整數倍購買。
票面利率:通常低於普通債券利率,但附帶轉股收益潛力。
轉換價格:轉股時的固定價格。
轉換期限:允許轉股的時段。
到期日:到期公司需以面額回購債券,投資人收回本金。
轉換價格:決定債轉股時的價格。
轉股期限:從發行日至到期,投資人可自由選擇轉股時機。
贖回條款:當股價高於轉股價一定比例時,公司可提前贖回。
回售條款:股價長期低迷時,投資人可將債券回售給公司。
1.債券屬性
有固定票面利率和到期日。
投資者可於持有期間領取利息,到期收回本金。
提供穩定的收益保障。
2.股票屬性
投資者可在約定條件下將債券轉換為股票。
轉換價格通常在發行時確定,並帶有一定溢價。
當股價上漲時,投資人可透過轉股分享公司成長收益。
3.靈活性
可選擇繼續持有債券,取得利息及本金保障;
也可選擇轉股,取得資本增值。
靈活應對不同市場環境。
如果在可轉換公司債務到期時,公司的股票價格高於轉換價格,投資人可以選擇將其轉換為股票。在這種情況下,投資人可以享受股價上漲帶來的收益。具體步驟如下:
計算轉換數量: 根據轉換價格計算它可以轉換為多少股票。
評估轉換價值: 計算轉換為股票後的市值
比較收益: 將轉換後的市值與持有到期的本金和利息進行比較,選擇收益較高的方式。
如果在CB到期時,公司的股票價格低於轉換價格,或投資人不想持有股票,可以選擇持有到期。
發行公司會依照約定的面額回購,並支付最後一期的利息。
持有期間的風險相對較低,因為發行公司有義務以面額回購。
但投資人需要關注公司的信用狀況,確保公司有足夠的資金來履行回購義務。
①提前贖回
發行公司有權在一定條件下提前贖回。
通常,當公司股價上漲到一定程度(如150%)或CB在外流通餘額小於一定比例(如10%)時,公司可以按照原價買回。
在這種情況下,投資人需要事先做好準備,評估提前贖回對收益的影響。
②強制轉股
如果發行公司希望減少負債負擔,可能會採取強制轉股的措施。
強制轉股是指在可轉換公司債到期前,公司透過調整轉換價格或其他方式,促使投資人將它轉換為股票。
投資人需要密切注意公司的公告和市場動態,及時做出決策。
③公司破產
如果發行公司破產, CB投資者作為債權人,優先於股東獲得公司的剩餘資產。
但投資人需要評估公司的破產風險,提前做好風險控制措施。
可轉債到期時,投資人可以根據市場狀況和自身需求選擇轉換為股票或持有到期拿回本金和利息。在特殊情況下,如提前贖回、強制轉股或公司破產,投資人需要密切注意公司公告和市場動態,提前做好應對措施,以保障自身利益。
1.認轉股條件
轉股期間:發行結束6個月後開始。
轉股價格:發行時確定,分紅等會調整。
2.選擇轉股方式
證券帳戶操作:登入帳戶,找到可轉債,選擇“轉股”,輸入數量(1張=100元),提交。
券商營業部或電話轉股:去營業部或打電話,券商幫忙操作。
3.提交轉股申請
滿足條件後,按上述方式提交申請。 15點前提交可撤銷,15點後不可撤銷。
4.等待確認
提交後,交易平台或券商處理,當天完成,股票T+1日到賬,可交易。
5.注意事項
比較價格:正股價格高於轉股價格時轉股。
專注於公司基本面:確保公司經營良好。
注意時間節點:臨近到期或強制贖回時,及時轉股或賣出。
帳戶狀態:確保證券帳戶正常,無凍結等異常。
舉例說明:假設某公司發行了面額為100元的CB ,轉換價格為20元,投資者購買了1000元的可轉換公司債,可以轉換的股票如下:
專案 | 內容 |
面值 | 100元 |
轉換價格 | 20元 |
投資金額 | 1000元 |
可得債券張數 | 10張 |
轉股計算 | 10張× (100 ÷ 20) = 50股 |
基準價格:選擇定價日前1個、3個或5個營業日的普通股收盤價的平均值。
轉換溢價率:通常在101%-110%之間,轉換價格= 基準價格× 轉換溢價率。
反稀釋條款:當公司進行配股、配息、增資、合併換股或減資等操作時,轉換價格會以股權稀釋比例調整,以保護投資人利益。
舉例說明:假設某公司可轉債在決定轉股價格時,取定價日前5個交易日公司股票收盤價的平均值作為基準價格,算出來是102元。要是設定的轉股溢價率是105%,那麼轉股價格具體如下:
專案 | 內容 |
定價基準 | 定價日前5個交易日收盤價平均值 |
基準價格 | 102元 |
轉股溢價率 | 105% |
轉股價格計算 | 102元× 1.05 = 107.1元 |
專案 | 內容 |
原轉股價格 | 107.1元 |
配股比例 | 10% |
配股價 | 90元 |
調整公式 | ( 107.1×1.10−90×0.10 )÷ 1.10 |
調整後轉股價格 | 約98.92元 |
①雙重屬性
既能領取固定利息,又可在股價上漲時享受高額收益,兼具債券的穩健性和股票的成長性。
當公司股價高於約定的轉換價格時,投資人可以選擇行使轉換權,將債券轉換為股票。
當公司股價表現低迷,低於轉換價格時,投資人可以選擇不轉換,繼續持有債券。
②抗跌性
即使股價下跌,投資人仍能獲得本金和利息的保障,降低了投資風險。
③潛在高收益
儘管票面利率低於一般債券,但轉股後的收益潛力巨大,尤其在股價大幅上漲時,轉股收益極具吸引力。
①流動性風險
部分品種成交量較小,投資者在買賣時可能面臨較高的交易成本,影響投資的彈性。
②提前贖回風險
當股價大幅上漲時,公司可能會提前贖回,限制投資人的進一步獲利空間。
③股價波動風險
若股價大幅下跌,可轉債價格也會隨之下滑,投資人需密切注意股價走勢,及時調整投資策略。
選擇流動性好的品種,確保可及時賣出。
關注公司基本面,選優質企業,降低風險。
合理規劃期限,結合自身目標決定持有或轉股。
分散投資,避免單一品種風險過大。
1.股價上漲
舉例說明:投資人投入10,000元購買面額100元、票面利率3%、轉股價20元、期限5年的可轉債,共100張。 5年利息收益為1500元。 5年後,股價漲至30元,收益計算如下:
專案 | 內容 |
面值 | 100元 |
票面利率 | 3% |
轉換價格 | 20元 |
期限 | 5年 |
投資金額 | 10000元 |
可購債券張數 | 10000 ÷ 100 = 100張 |
年利息收益 | 10000 × 3% = 300元 |
5年總利息收益 | 300 × 5 = 1500元 |
轉股數量 | 100張× (100 ÷ 20) = 500股 |
股價 | 30元 |
轉股後市值 | 500 × 30 = 15000元 |
總收益 | 15000 + 1500 = 16500元 |
投資報酬率 | (16500 - 10000) ÷ 10000 = 65% |
2.股價下跌
舉例說明:投資人投入5,000元購買面額100元、票面利率2%、轉股價15元、期限3年的可轉債,共50張。 3年利息收益為300元。 3年後,股價跌至10元,投資人選擇不轉股,收益計算如下:
專案 | 內容 |
面值 | 100元 |
票面利率 | 2% |
轉換價格 | 15元 |
期限 | 3年 |
投資金額 | 5000元 |
可購債券張數 | 5000 ÷ 100 = 50張 |
年利息收益 | 5000 × 2% = 100元 |
3年總利息收益 | 100 × 3 = 300元 |
股價 | 10元 |
轉股數量 | 50張× (100 ÷ 15) ≈ 333.33股 |
轉股後市值 | 333.33 × 10 = 3333.33元 |
持有到期本金 | 5000元 |
總收益 | 5000 + 300 = 5300元 |
投資報酬率 | (5300 - 5000) ÷ 5000 = 6% |
➡ 即使股價下跌,仍可保本並獲得利息收益。
可轉債是一種兼具穩健性和成長性的金融工具:
下行有本金及利息保底;
上行有轉股帶來的高收益。
適合既想保守又想參與股市成長機會的投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