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08日
近期,美国就业数据意外走弱,新增岗位远低于市场预期,失业率也有所上升,引发投资者对美联储降息的高度关注。各类金融资产随之快速调整价格,机构纷纷修正未来政策预测,而美联储仍保持谨慎,强调将以实际数据为依据决定降息节奏。
最新公布的美国8月就业报告显示,新增就业仅2.2万人,远低于市场普遍预期,失业率上升至4.3%,同时此前数月就业数据也被大幅下调。
这一明显疲软的就业表现迅速推高金融市场的降息预期,市场数据显示,美联储在9月17日决议上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几乎达到100%。
多位经济学家指出,美国劳动力市场降温迅速,反映出企业招聘意愿减弱,而高利率环境已经对中小企业融资和扩张造成压力。再加上消费增长放缓的迹象,整体经济进入降温周期的可能性很高。
各大机构对未来政策路径略有不同:
Bank of America 认为美联储将在今年9月和12月各降息25个基点,同时预计2026年可能有更多宽松措施。
摩根士丹利也预计9月和12月各调降25基点,交易员对9月降息的预期已超过80%。
还有机构预测,年底基准利率可能降至3.00%–3.25%区间。
从市场反应来看,投资者更倾向于相信“今年三次降息、明年两次”的节奏。原因在于持续的就业疲软与温和的通胀环境,为宽松政策提供了条件。
尽管就业数据疲软明显,Fed内部仍保持谨慎。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表示,劳动力市场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通胀仍需控制;关税对通胀没有明显推动作用,这为潜在降息留下了空间。
投资者也在关注即将公布的CPI数据,如果低于预期,下调50个基点的可能性或将出现。
从官员表态来看,他们强调“按部就班”,不希望受市场情绪驱动而仓促行动,而是希望在通胀回落更加明确后再加快宽松步伐。
市场反应热烈:全球股市回暖,美股期货上涨;美国国债收益率降至五个月低点,黄金价格接近历史高位。然而,如果通胀数据高于预期或就业状况改善,市场预期可能迅速调整,波动性仍然较高。
在这种环境下,部分分析师建议,投资者不应单纯依赖降息预期做决策,而应关注美联储未来几个月的实际行动,以及全球地缘风险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总体来看,尽管就业疲软和经济放缓推高了市场预期,但投资者仍需关注未来几个月的实际数据和全球风险因素,因为美联储降息的决定最终将取决于通胀和劳动力市场的真实走势,而非短期市场情绪。
【EBC平台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本材料仅供一般参考使用,无意作为(也不应被视为)值得信赖的财务、投资或其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