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 2025年11月24日
隨著美國通膨持續回落、勞動市場顯現疲態,華爾街主流投行對2026年降息路徑的預測趨於一致:寬鬆仍將持續,但節奏較溫和、目標更審慎。
距離2025年最後一次FOMC只剩不到三週,受最新美聯儲「放鴿」訊息影響,2025年12月啟動降息的預期正持續升溫。

高盛在周日發布的《Global Rates Outlook》裡乾脆用了一個罕見詞——“呼之欲出”,並且在報告中同時把2026年的劇本一併亮出:
預計2026年3月、6月會各再降息一次,全年累計兩次、共50bp,終點利率落在3.00%–3.25%的「中性偏低」區間。換句話說,高盛觀點認為政策利率只要再下移半碼,就能既穩住就業又不激怒通膨。
不過,這一節奏還是稍顯謹慎。此前,摩根士丹利曾喊話預計2026年上半年就會三度降息-1月、4月、6月各25bp,全年合計75bp,終點2.75%–3.00%。
花旗隨後也把2026 Q1/Q2的降息次數從兩次上調到三次,普遍認為美國失業率很有可能在2026年第二季觸及4.8%,迫使美聯儲提前且更密集地寬鬆。

(一)核心PCE趨近2%,關稅拖累即將退坡
美聯儲最重視的核心PCE通膨在2025年第三季末已回落至2.8%,剔除房租與金融服務價格後的「超級核心」指標更跌破2.5%。
如果不再出現新的供應鏈衝擊,2026年中期核心PCE有可能降至2.1%,距離官方目標只有一步之遙。
同時,2018年起加徵的多數商品關稅將於2026年上半年到期,也將直接壓低消費品價格約0.3–0.4個百分點,為繼續降息提供「資料安全墊」。
(二)勞動市場“冷熱不均”,大學畢業生失業率成先行指標
儘管2025年公佈的9月非農新增11.9萬人高於預期,但失業率仍升至4.4%,創下自2021年以來新高。其中24歲以下大學畢業生失業率已上升至6.8%,高於歷史平均值1.5個百分點,高技能位需求同步降溫。
紐約聯邦儲備銀行主席威廉斯對此指出,就業下行風險“不再局限於低技能行業”,若2026年春季招聘季崗位空缺率跌破4.5%,美聯儲將不得不“預防式”降息以對沖消費信心滑坡。
(三)金融條件先行寬鬆,實質利率仍具限制性
自2025年降息週期開啟以來,美國30年期抵押利率已下滑80bp,高收益債利差收窄120bp,金融條件指數(FCI)回到2022年第二季度水準。
不過,由於通膨預期同步下行,實際聯邦基金利率仍維持在1.8%左右,高於多數模型估算的1.2%中性值。這意味著,即便再降息50–75bp,政策立場也只是“從緊縮移至溫和限制”,無需過度擔心觸發通膨二次抬頭。
【EBC平台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本資料僅供一般參考使用,無意作為(也不應被視為)值得信賴的財務、投資或其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