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 2025年11月06日
每天早晨刷完牙、擦上保養品,或是家中常備的創可貼,很多人可能都在不知不覺中接觸到了嬌生的產品。這些看似平常的小物件,背後是全球製藥與醫療科技巨頭的支持,也讓嬌生股價長期受到關注。正是這種貼近生活的日常應用,讓市場對公司的穩健發展和創新能力充滿信心。
嬌生(Johnson & Johnson,簡稱「強生」)作為全球製藥和醫療科技領域的老牌巨頭,其股價一直是投資人關注的焦點。從近期走勢來看,嬌生股價表現強勁。年初至今(YTD),股價已上漲約20%,多次接近52周高點,顯示市場對其創新藥物和醫療科技業務的信心增強。
截止目前,股價約186美元,相較年初低點形成穩健上漲趨勢。這一走勢不僅反映公司基本面的改善,也為財報公佈前的市場預期提供支撐。

根據公開消息,它於2025年10月14日公佈第三季財報。市場普遍預期公司每股收益為2.77美元,營收約237.4億美元,年增約5.6%。
財報發布前,投資人整體情緒偏多,約45%的投資人預期公司將超出預期。自上次財報以來,空檔增加14.9%,股價上漲19%,高於二百日均線約18.5%,顯示市場信心較強。
期權市場也反映了看漲預期。 10月份,有投資人大量買進6.326張行使價185美元、到期日2026年4月17日的長期買權,進一步顯示市場對股價上漲抱持期待。
財報顯示,第三季銷售額約240億美元,年增6.8%,調整後每股收益2.80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5.7%,淨收益68億美元。數據超出華爾街普遍預期(銷售額約230億美元),顯示公司在製藥和醫療科技領域穩健成長,也推動近期股價上漲。

受財報超預期影響,瑞銀於10月14日左右發布報告,將嬌生股價目標價從190美元上調至214美元,上漲空間約12%,評級維持「買入」。
瑞銀分析師指出,這主要基於核心醫藥業務成長、創新藥表現亮眼及醫療科技穩定發展。此外,剝離骨科業務釋放現金流,公司可專注高成長領域;全年銷售指導上修,也顯示對未來成長信心。
成立於1886年,經過長期調整和轉型,目前聚焦創新醫藥和醫療科技。公司策略佈局為股價提供穩固支撐:
消費者健康部門獨立後,專注高毛利、高成長醫藥及醫療科技業務;
併購與研發投入確保產品更新,研發佔比超過15%;
財務穩健,負債比率低於40%,自由現金流超200億美元;
股息連續63年增長,顯示穩健現金流和股東回報能力;
產品涵蓋癌症、心血管、免疫等高毛利業務,多角化降低經濟週期波動風險。
儘管嬌生股價穩健,但仍存在一定風險:
全球經濟放緩可能影響新興市場銷售;
美元匯率波動可能導致海外收入折算縮水;
產業競爭加劇,例如諾和諾德在糖尿病及肥胖藥物領域的競爭;
潛在法律訴訟風險仍存在,公司已設專門基金應對歷史訴訟。
這些風險需關注,但公司財務穩健、產品多元化及創新能力強,核心成長動力仍可期。
綜合來看,嬌生股價在2025年第三季財報和瑞銀上調目標價雙重利好下,展現穩健長期價值。財報超預期、創新藥管道穩健、策略清晰、財務穩健及股利持續成長,為股價提供可靠支撐。目前股價約186美元,相較瑞銀目標214美元仍有上漲空間,對於關注長期穩健成長和防禦型投資的投資者,它仍具有吸引力。
【EBC平台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本資料僅供一般參考使用,無意作為(也不應被視為)值得信賴的財務、投資或其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