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 2025年11月06日
美國時間週四(11月6日),全球電動車龍頭特斯拉即將召開年度股東會。在此之前,市場情緒顯著升溫,特斯拉股價於週三開始上漲,今日開盤價達452美元,日內漲幅超4%,截止發稿現報462.15美元。

數據顯示,特斯拉目前約有8,000萬股普通股遭放空,佔流通股數的3%,遠高於美股「七雄」平均1%的水平。
當股價開始因樂觀預期上漲時,空頭被迫平倉回補,形成了「軋空→股價上漲→進一步軋空」的正面循環,顯著放大了股價的上漲動能。
其次,基本面的多重利好為股價提供了堅實支撐。特斯拉股東大會前夕,公司釋放了一系列令投資人期待的消息:
①產品線重啟
執行長馬斯克決定在今年夏天重啟曾被擱置的Roadster純電超跑開發計劃,並暗示將在年底前公佈最新進展。這款高性能車型雖距量產仍需兩、三年,但像徵意義重大,有效提振了市場對特斯拉創新能力的信心。
②自動駕駛突破
特斯拉近期獲得美國內華達州核准,得以在當地公共道路上測試其核心的Robotaxi(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這是其實現全自動駕駛願景的關鍵一步,被視為未來最重要的成長引擎。
③能源業務亮眼
研究機構指出,特斯拉能源部門已成為公司最賺錢的事業,預計2025年營收可達132億美元,年增31%,毛利率接近29%。新推出的工業級儲能產品「Megablock」與次世代Megapack系統,展現了其儲能市場的強大競爭力。
目前,特斯拉公司市值已重返1,536兆美元,一舉超越台積電,躍居全球市值第九大企業。這一強勢表現,不僅一掃自3月以來的大跌陰霾,更將市場的所有目光聚焦於此次將決定公司未來命運的關鍵會議。
這次股東大會的核心議程,甚至可以說是唯一焦點,就是是否批准執行長馬斯克價值高達1兆美元的新薪酬方案。
這並非一次簡單的“投薪”,而被市場廣泛視為對特斯拉公司治理機制的一次“信任公投”,其結果將直接為特斯拉的未來走向定調。
此薪酬方案旨在激勵馬斯克帶領特斯拉實現自動駕駛、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等領域的顛覆性轉型。若所有業績目標達成,馬斯克將獲得約25%的公司股份,這無疑是史上最昂貴的CEO激勵計畫。
| 排名 | 投資者 | 持倉比重 |
| 1 | 伊隆馬斯克(Elon Musk) | 15.30% |
| 2 | Vanguard 集團 | 7.52% |
| 3 | BlackRock 機構信託公司 | 4.02% |
| 4 | State Street 投資管理 | 3.41% |
| 5 | Geode 資本管理 | 1.95% |
| 6 | Capital World Investors | 1.25% |
| 7 | 挪威主權基金 | 1.12% |
| 8 | 摩根大通資產管理 | 0.97% |
| 9 | Invesco 資本管理 | 0.92% |
| 10 | 富達管理與研究公司 | 0.83% |
董事會,特別是董事長羅賓·德霍姆,態度強硬地支持該方案。她在致股東信中直言不諱地警告:“若股東不批准該計劃,馬斯克可能離開公司。”
她強調,馬斯克是唯一能引領特斯拉實現未來願景的人選,失去他,特斯拉可能不再被市場視為一家高科技與未來導向的公司。
▶儘管董事會全力護航,反對派仍站出,集中質疑三點
金額過高與股東稀釋:挪威主權基金(NBIM)已明確表態反對,指出方案總額過高,將嚴重稀釋現有股東的權益。
關鍵人物風險:反對者認為,此方案將公司的命運過度繫於馬斯克一人身上,未能有效控制「關鍵人物風險」。
公司治理缺陷:兩大權威的股東投票代理顧問機構Glass Lewis和ISS均建議投資人否決此案。它們尖銳地指出,特斯拉董事會與馬斯克關係過於緊密,缺乏獨立性,導致在薪酬談判中可能未能充分捍衛股東利益。
▶特斯拉股東大會目前態勢:一場勢均力敵的拉鋸戰
目前,以挪威主權基金為首的反對派,高舉公司治理與股東價值的大旗,贏得了專業機構的聲援。而馬斯克本人則採取了強勢的施壓策略,多次暗示若無法取得足夠股份以保障其未來話語權,他可能會將重心轉向其他事業。
這使其「離職威脅」成為懸在股東頭上的雙面刃:一方面,失去馬斯克可能意味著股價的瞬間崩塌;另一方面,這種「槓桿式談判」也引發了市場對創始人權力過大的反思。
在此背景下,尚未表態的大型機構投資者,如先鋒領航(Vanguard,持倉7.52%)和貝萊德(BlackRock,持倉4.02%)等,將成為決定勝負的關鍵票倉。
他們的選擇,將不僅是對一份薪酬的裁決,更是對美國科技企業普遍存在的「創辦人中心製」模式的一次重要表態。
【EBC平台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本資料僅供一般參考使用,無意作為(也不應被視為)值得信賴的財務、投資或其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