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 2025年10月30日
10月30日,於韓國金海空軍基地舉行的「川習會」順利結束,這次會談成果豐碩。
儘管會後未設記者會,但美國總統川普在返程途中對會談成果給予高度評價,稱其為「超越滿分的12分會晤」。這次會晤聚焦三大核心議題,為全球經貿與地緣政治格局釋放了正面訊號。

會議聚焦三大核心問題:
1、關稅問題
美方將取消針對中國商品加徵的10%的“芬太尼關稅”,對中國商品加徵的24%對等關稅將繼續暫停一年。中方則相應調整針對美方上述關稅的反制措施,雙方同意繼續延長部分關稅排除措施。
2、出口管制問題
美方將暫停實施其9月29日公佈的出口管制50%穿透性規則一年。中國也暫停實施10月9日公佈的相關出口管制等措施一年,並將研究細化具體方案。
3、其他領域合作
雙方也就擴大農產品貿易、相關企業個案處理等議題達成共識。美方在投資等領域作出積極承諾,中方將與美方妥善解決TikTok相關問題。
當然,前不久引發市場波瀾的稀土管制無疑是本輪會晤重要焦點,此次會談中,稀土供應問題同樣得到解決,川普放話稱「障礙完全消失」。
稀土出口管制背景:
2025年4月,中國商務部、海關總署對釤、钆、铽、鏑、镥、鈧、釔等7類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措施。
10月9日,中國進一步升級稀土出口管制,將剩餘5種中重稀土元素也納入出口管制範圍。這項措施對全球供應鏈產生了重大影響,尤其是對美國的汽車製造、半導體和國防工業。
稀土出口的恢復將直接緩解國際市場的短缺焦慮。過去一年,受出口管制影響,釹、镨等稀土價格飆升300%以上,嚴重擠壓了新能源、電子產品等下游產業的利潤空間。
隨著供應恢復,稀土價格預計將逐步回歸理性,特斯拉、蘋果等跨國企業的生產成本壓力可望減輕。
對金融市場而言,這項進展可能引發三重連鎖反應:
上游礦業股面臨回檔壓力。美國本土稀土企業如MP Materials的股價短期可能承壓,因其成本優勢隨進口放開而減弱;
新能源與科技板塊受益明顯。電池製造商、風電企業及半導體公司(台積電)將因原料成本下降獲得估值修復機會;
全球貿易流動性增強。航運與物流板塊)預計迎來新增量,因稀土貿易復甦將帶動相關商品流通加速。
這次「川習會」以務實姿態化解了多項經貿爭端。儘管結構性矛盾仍存,但雙方展現的合作意願已為市場注入久違的確定性。未來,中美如何在競爭與協作中動態平衡,將持續主導全球金融市場的風向。
【EBC平台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本資料僅供一般參考使用,無意作為(也不應被視為)值得信賴的財務、投資或其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