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 2025年10月28日
最近, ITOT ETF的表現確實亮眼。過去六個月漲幅高達24.54%,讓不少投資者都開始關注它:這波還能上車嗎?還是已經漲太多了?其實,答案要看你怎麼看待市場節奏、長期佈局以及風險承受能力。
它是貝萊德(BlackRock)旗下的核心ETF之一,追蹤標普全美股市ETF(S&P Total Market Index)。這只ETF幾乎涵蓋了整個美國股市,從科技巨頭到小型成長股,都是在其投資組合中。
主要特點如下:
| 基金類型 | 被動式指數ETF |
| 追蹤指數 | S&P Total Market Index |
| 管理公司 | BlackRock(貝萊德) |
| 成分股數量 | 約2,500只 |
| 費用率 | 0.03% |
| 主要持倉 | 蘋果、微軟、英偉達、亞馬遜、Meta等 |
| 交易所 | 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 Arca) |
ITOT的投資邏輯非常清楚:以極低成本獲取美國整體股市表現,分散風險,追求長期穩定的市場回報。
截至2025年10月,ITOT ETF過去一年漲幅約17.4%,而近六個月則是大漲24.54%,明顯優於同期的標普500指數。上漲動力主要來自:
科技股反彈:AI、晶片與雲端運算板塊強勢恢復。
經濟數據穩定:美國就業與消費表現支撐市場信心。
企業獲利改善:大型科技公司持續超預期成長。
從技術走勢上看,ITOT在2024年底經歷整理後,於2025年上半年突破關鍵壓力區間,目前運作在高位區域。短期雖有震盪可能,但長期趨勢仍上行。

ITOT屬於成長與穩定兼顧的ETF,它每季派發一次股息,年化股息率約在1.3%~1.5%之間。雖然配息不算高,但勝在穩定。
和高股息ETF不同,ITOT更注重整體市場表現,而非單純靠股息吸引投資人。對於追求總回報(資本增值+股息收入)的投資人來說,它是一個不錯的平衡選擇。
另外,由於ITOT覆蓋的企業眾多,股利來源非常分散,不容易有集中風險。即便某個產業或公司派息下滑,整體收益也不會受太大影響,這也是它的優勢之一。

優點:
分散度極高:持倉覆蓋全美市場,風險相對分散。
費用率低:僅0.03%,幾乎是市場最低之一。
長期穩健:歷史報酬與標普500相當,但波動較小。
流動性強:成交量活躍,買賣價差低,適合長期投資與短線調整。
風險:
短期估值偏高:近期漲幅較快,美股部分板塊估值有透支跡象。
受美股波動影響:ITOT幾乎等於美股整體走勢,一旦美股回調,它很難獨善其身。
科技權重高:雖然分散,但科技板塊仍佔超過30%,容易受AI、晶片產業週期影響。
總的來說,ITOT更適合中長期投資者。短期可能會面臨調整,但從歷史回報來看,它的回撤通常較小,能較好地平滑風險。
ITOT的特性決定了它更適合以下幾類投資者:
長期投資者:希望透過長期持有享受複利成長。
被動型投資人:不擅長選股,傾向市場平均報酬。
理財新手:透過定投分散入場風險,穩定累積資產。
組合配置者:作為核心資產,與債券、國際ETF搭配使用。
不太適合人群:
追求短期高收益或頻繁交易者。
風險承受度較低、無法接受短期回撤者。
ITOT是一隻「買了就能睡得著」的ETF 。對於希望長期參與美國經濟成長紅利、但又不想耗費精力研究個股的投資者,ITOT無疑是高性價比選擇。尤其在退休規劃或長期理財帳戶中,它能扮演穩健成長的核心角色。
ITOT ETF在過去半年表現驚人,但投資的關鍵不在“漲了多少”,而是“還值不值得”。從基本面來看,美國經濟仍具韌性,企業獲利持續改善,美股中長期向上的趨勢仍未改變。短期或有震盪,但對長期投資者來說,ITOT依然是一隻能讓你「睡得著覺」的ETF。
【EBC平台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本資料僅供一般參考使用,無意作為(也不應被視為)值得信賴的財務、投資或其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