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 2025年10月17日
今天週五(2025年10月17日),亞洲交易時段,白銀強勁延續三日反彈,圍繞每盎司54.30美元水準展開窄幅震盪。身為貴金屬中的重要一員,白銀素有「灰色金屬」之稱。
近期市場情緒趨於謹慎,主要源自於兩家美國地區銀行-Zions Bancorporation和Western Alliance公佈了不良貸款相關情況。先前倫敦金融市場曾發生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白銀軋空事件,導致銀價快速拉升,市場流動性驟減,進而引發了全球範圍內的白銀搶購潮。
印度作為白銀消費大國,其旺盛需求進一步加劇了供應緊張,多家共同基金甚至暫停了白銀ETF的申購。
隨著避險情緒持續發酵,白銀成為投資人追捧的對象。這現像也與中美貿易緊張局勢有關。美國貿易代表Jamieson Greer與財政部長Scott Bessent批評了中國限制稀土出口的計劃,稱其為「經濟脅迫」和「全球供應鏈權力爭奪」。
Bessent進一步警告稱,如果中國執意成為“不可靠的合作夥伴”,各國可能不得不考慮脫鉤措施。
避險情緒也帶動了整個貴金屬板塊的走強,而美國政府可能長期停擺的擔憂進一步強化了這一趨勢。目前政治僵局預計將持續至下週,因參議院未能通過共和黨提出的延長資金期限的法案。
從貨幣政策角度來看,市場對美聯儲進一步降息的預期不斷升溫,也為不產生利息收益的白銀提供了強力支撐。根據CME FedWatch工具的數據,目前市場預計美聯儲在10月降息的機率接近97%,12月再次降息的機率也高達83%。
美聯儲理事Christopher Waller週四表態支持在本月貨幣政策會議上再次降息。新任理事Stephen Miran則重申其主張,即在2025年實施比同僚更為激進的降息路徑。此外,美聯儲最新發布的褐皮書指出,經濟壓力正在上升,中低收入家庭面臨裁員壓力,消費支出也明顯下滑。
這次白銀價格飆升的核心原因在於全球範圍內的供應短缺,這直接推動了白銀強勁延續三日反彈。從中國、土耳其到澳大利亞,全球多個地區的經銷商都反映現貨供應緊張。以全球最大白銀消費國印度為例,今年白銀進口量大幅下降近一半,反映市場實際供應嚴重不足。
供需失衡的結構性原因
一方面,來自太陽能、電動車等高科技產業的工業需求爆發式成長,投資人也在加大配置;
另一方面,白銀大部分是銅、鉛等金屬開採的副產品,無法因需求增加而迅速提高產量。
需求激增與供應剛性之間的矛盾,構成了當前白銀市場失衡的根本原因,並支撐了白銀強勁延續三日反彈的走勢。
白銀兼具貨幣屬性與工業屬性,使其在貴金屬中表現獨特。它既是像黃金一樣的避險資產,又是現代科技產業不可或缺的原材料,所以白銀也被投資界稱為“帶有'工業屬性加持的黃金'”,其價格波動通常大於黃金,具有“高貝塔”特徵——在行情向好時漲幅可能超過黃金,但風險也相應更高。
在昨日美盤時段,白銀已展現出創新高的態勢。從目前走勢看,試著猜測白銀回調底部具有一定難度。多數分析認為,白銀仍有進一步上行空間。理想情況下,價格若回落至53美元附近可能提供較好的入場機會,但實際走勢未必會給到這一位置,投資者需靈活應對,重視倉位管理。近期不少試圖「猜頂」的交易並未成功,顯示在強勢行情中,風險控制尤為關鍵。
當前白銀市場呈現明顯的矛盾:長期來看,供應短缺與工業需求構成堅實的基本面支撐;但短期價格中也累積了大量投機資金。白銀究竟是代表未來的“超級金屬”,還是隱藏風險的短期泡沫,仍需市場進一步觀察與驗證,但就目前而言,白銀強勁延續三日反彈的走勢確實反映出市場對這類貴金屬的強烈信心。
【EBC平台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本資料僅供一般參考使用,無意作為(也不應被視為)值得信賴的財務、投資或其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