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English 한국어 日本語 Español ภาษาไทย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Português Монгол العربية हिन्दी Русский ئۇيغۇر تىلى

對抗通膨買黃金?美國通膨期間黃金表現如何?

發布日期: 2025年10月17日

當物價持續上漲,手中的鈔票越來越薄,投資人急切地尋找能夠守護財富的避風港。在眾多投資選項中,黃金作為千年來的價值象徵,常被普遍視為對抗通貨膨脹的終極武器,而實際情況中,黃金與通膨的關係,並非總是亦步亦趨。


通貨膨脹與黃金的影響關係

通貨膨脹期 vs 黃金走勢

從理論上來說,黃金作為一種稀缺的實體資產,其供應量相對穩定,無法像紙幣一樣被央行印製。


當政府為了刺激經濟而大量發行貨幣,導致貨幣購買力下降(即通貨膨脹)時,黃金因其內在的稀缺性,理論上能夠以更多的貨幣單位來計價,從而保全持有者的購買力。


此外,通貨膨脹往往與「弱勢美元」相伴相生。由於國際黃金主要以美元定價,當美元貶值時,用其他貨幣購買黃金就顯得相對便宜,這會刺激全球需求,進而推高金價。


同時,在充滿不確定性的通膨環境中,投資人會對法定貨幣的信心產生動搖,轉而投向黃金這類不依賴任何政府信用的「硬資產」。


不過事實上我們也都清楚,黃金的價格並非只由通膨率單一決定。其中最關鍵的兩個「對手」是:市場對通膨的預期 與 央行(尤其是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回應。


當通膨初露端倪,市場預期央行將維持寬鬆政策、任由通膨發展時,黃金的避險魅力最為耀眼;一旦央行展現出堅決對抗通膨的決心,特別是透過激進加息 來收緊貨幣時,黃金的處境便會急轉直下。


原因在於:第一,升息會推升美元匯率,強勢美元對金價形成直接壓力;第二,升息會使債券等生息資產的收益率變得更具吸引力,而黃金本身不產生利息,持有黃金的「機會成本」會大大增加。


因此,黃金受益於通膨本身,但卻受害於對抗通膨所採取的高利率政策。 其最終表現,取決於「通貨膨脹推力」與「利率拉力」之間,哪一方力量更佔上風。


美國通膨期間黃金表現如何?

金價歷年走勢

回顧美國上世紀70年代以來的幾次主要通膨時期,黃金的表現可謂喜憂參半。


(一)輝煌時期:1970年代的“大通膨”

這是黃金對抗通膨史上最常被引用的「高光時刻」。整個70年代,美國飽受石油危機、財政擴張等因素困擾,陷入「滯脹」(經濟停滯與高通膨並存)泥淖。 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均漲幅高達7.1%,並在1980年達到高峰14.8%。


同期,黃金價格從1970年的約35美元/盎司,飆升至1980年的高點約670美元/盎司,漲幅超過1800%!這一時期,黃金完美地扮演了通膨對沖工具的角色。


美聯儲在通膨初期應對遲緩,實質利率長期為負,市場對美元信心動搖,黃金的貨幣屬性被強烈激發。


(二) 黯淡時期:1980年代至21世紀初

黃金神話在80年代後遭遇了挫折。時任美聯儲主席保羅·沃克透過激進升息(聯邦基金利率最高超過20%)成功遏制了通膨。


隨著通膨回落(CPI從1980年的13.5%降至1983年的3.2%),以及高名義利率使得持有黃金的機會成本變得極高,黃金開啟了長達二十年的熊市,從1980年的高點一路下跌,直至1999-2001年觸及約250美元/盎司的低點。


在此期間,儘管美國仍時有溫和通膨,但黃金並未表現出穩定的對沖能力。


(三)複雜時期:2008年金融危機後與2021-2023年高通膨

2008-2011年為因應金融危機,全球央行實施了前所未有的量化寬鬆(QE),引發了市場對長期通膨的擔憂。


黃金從2008年底的約700美元/盎司一路上漲至2011年的歷史高點1900美元/盎司以上。這段時期,黃金不僅對沖了潛在的通膨風險,更反映了對貨幣超發、主權信用風險和全球金融體系穩定性的深度焦慮。


2021-2023年新冠疫情後的供應鏈瓶頸、大規模財政刺激以及地緣政治衝突共同推高了全球通膨。美國CPI在2022年6月達到9.1%的40年新高。


黃金的表現則相對複雜:初期(2021年至2022年初)黃金在1800-2000美元/盎司區間寬幅震盪,並未隨通膨飆升而單邊上行。


這段時期,美聯儲開啟了數十年來最迅猛的升息週期。儘管通膨高,但名目利率上升更快,導致實際利率快速轉正並攀升。如前所述,高實際利率增加了持有無息資產黃金的機會成本,對金價構成強大壓力。


同時,地緣政治風險加劇和各國央行對儲備資產多元化的需求(去美元化),為黃金提供了強勁的支撐。各國央行持續購金,抵銷了部分因利率上升帶來的投資性流出。


美國通膨期間黃金表現
時期/年份 通膨概況 黃金表現
1914-2025平均 年均通膨率約3.29% 長期來看,黃金價值穩定提升。
1920年 通膨率達歷史高峰23.70% 黃金的貨幣錨作用凸顯。
1973-1979年 年均通膨率約8.8% 金價年報酬率暴漲約35%。
2022年 CPI在7月達到高峰9.06% 金價在3月達到週期高峰。
2025年 年通膨率加速至2.9% 金價在10月創下歷史新高。


總結

對抗通膨買黃金?黃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為對抗通貨膨脹的保值工具。在高通膨時期,黃金的價值相對穩定,能夠抵禦貨幣貶值,實現資產的保值。


然而,黃金也並不是在所有通膨環境下都能有效對沖。溫和的通膨可能不會立即推動黃金價格上漲,因為市場可能對這種程度的物價上漲有一定的消化能力。


對於「對抗通膨是否該買黃金」這個問題,答案不再是簡單的「是」或「否」。投資人需要有更深層的判斷:當下的通膨是源自於臨時性因素還是結構性問題?央行對抗通膨的決心和信譽如何?市場對未來利率路徑的預期是什麼?


目前市場對金價普遍持樂觀預期,市場預測金價在2026年中可能觸及4,600美元並且有望觸達5,000美元。


對於一般投資者,專家建議避免高位情緒性追漲,可將黃金作為「防禦型資產」進行配置,佔家庭總資產的5%-15% 較為穩健,並透過定投方式分散風險。


【EBC平台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本資料僅供一般參考使用,無意作為(也不應被視為)值得信賴的財務、投資或其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