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7日
頂尖的交易者都深知一個道理:投資的核心並非在於你一次能賺多少,而是你能活多久,並且能持續穩定地獲利。 優秀的倉位策略,正是我們在市場中生存下來並實現複利奇蹟的「護城河」與「加速器」。
投資倉位管理的核心目的就是控制風險,放大利潤。投資必須明白一點,無論你的分析多麼精準,市場永遠存在不確定性。
一次重倉或滿倉的失敗交易,就可能導致本金巨額回撤,甚至讓你被迫出局。積極管理部位能確保在連續判斷失誤時,依然有足夠的資金東山再起。
它也是投資情緒的穩定器,重倉或滿倉狀態下,股價的微小波動都會因為牽扯巨大盈虧而劇烈牽動投資者的神經,導致心態失衡,從而做出非理性的追漲殺殺決策。
科學管理倉位能有效降低帳戶的波動率,讓投資人保持冷靜客觀,更有利於執行既定的投資策略。
儘管這聽起來可能有些反直覺,但倉位管理看似保守,實際關鍵在於複利。龐大的虧損需要更大比例的獲利才能回本(虧損50%,需獲利100%才能回本),而避免大虧損正是持續獲利的前提。
(一)金字塔加碼法
在確認趨勢正確後,逐步減少追加投資的金額,像金字塔一樣下層最厚實,上層逐漸尖細。適用於明顯上升趨勢的行情,適合中長線趨勢投資者。
▶操作方式
建立初始倉位(例如30%)。
當股價上漲一定幅度(如10%),並確認趨勢延續後,進行第一次加倉,但加倉金額小於初始倉位(例如加20%)。
股價持續上漲,再次確認趨勢後,進行第二次加倉,金額更小(例如加10%)。
後續以此類推。
▶優點
風險極低:由於初始倉位成本較低,後續加倉雖然提高了整體成本,但因為加倉金額遞減,風險被嚴格控制。
保護利潤:一旦趨勢反轉,因為大部分倉位處於獲利狀態,且後續加倉量小,回檔有限,能很好地鎖定已有利潤。
▶缺點
在強勢單邊上漲行情中,可能會因為加倉過慢而錯失部分利潤。
對投資人的趨勢判斷能力要求較高,加倉點選擇不當可能追高。
(二)倒金字塔法
與金字塔加碼法相反,先試探性輕倉入場,趨勢確認後逐步加重倉位。
多數是激進型投資者在確定性極強的機會出現時使用,對投資者的入場點和趨勢判斷能力要求極高,不建議新手使用。
▶操作方式
先以小倉位(例如10%)試探性買進。
股價如預期上漲一定幅度後,以更大金額加倉(例如加25%)。
趨勢持續發展,再次以更大金額追加投資(例如加40%)。
▶優點
試錯成本低:初始風險極小,如果判斷錯誤,可以立即停損,損失有限。
利潤豐厚:一旦抓住大趨勢,後期重倉出擊能最大化收益。
▶缺點
風險很高!如果最後一次重倉加在頂部,前期所有利潤可能瞬間化為烏有,甚至導致巨額虧損。這相當於把獲利的部位變成了高風險的部位。
(三)矩形倉位管理法-固定比例
將資金分為若干等份,每次投入固定的金額或比例。
適用震盪市,或價值投資者看好一隻股票的長線價值但短期內價格持續走低時,可以採用此法分批建倉。必須注意設立最大補倉次數及最終止損線。
▶操作方式
將總資金分為N份(如10份)。
首次買入3份(即30%部位)。
若股價下跌X%(如10%),則補入3份(此時總部位60%)。
如果股價繼續下跌X%,再補入最後4張(滿倉)。反之,若股價上漲,則按計畫分批止盈。
▶優點
方法簡單,易於執行,不需要過於複雜的判斷。
攤薄成本:在震盪市或先跌後漲的行情中,可以有效降低持倉成本。
▶缺點
趨勢風險:如果處於單邊下跌的熊市,會越補越虧,最終導致深套。這是此方法的致命傷。
資金使用效率可能不高。
(四)凱利公式
從數學角度計算最優投資比例,旨在實現長期複利成長的最大化。
適合量化交易者,或是對自己策略的歷史統計(勝率、盈虧比) 非常清晰的投資者。一般投資人可將其作為參考,但切勿生搬硬套。
▶公式:f* = (p * b - q) / b
f*:應該投入的資金比例
p:獲勝的機率(如0.6表示60%勝率)
q:失敗的機率,即1 - p
b:盈虧比(即獲勝時的平均獲利/ 失敗時的平均虧損)
舉例來講,假設一個策略勝率60%(p=0.6;q=0.4),每次獲利平均賺15%,虧損平均賠10%,則損益比b = 15%/10% = 1.5。
代入公式:f* = (0.6 * 1.5 - 0.4) / 1.5 = (0.9 - 0.4) / 1.5 ≈ 0.333即,每筆交易投入約 33% 的資金為最優比例。
▶優點
數理基礎紮實,從理論上是實現資金最快成長的方式。
迫使投資者量化自己的勝率和盈虧比,從而更理性地評估自己的策略。
▶缺點
前提假設苛刻:要求投資者能準確估算自己的勝率(p)和盈虧比(b),而這在實際操作上非常困難,估算偏差會導致結果謬以千里。
部位可能過重:根據公式計算,有時會得出超過50%的倉位,對大多數人來說風險過高。
*常見的倉位管理誤區
①虧損後加倍押注(輸家遊戲): 試圖透過加大部位迅速回本,這通常是賭徒心理,往往導致虧損擴大。
②盲目補倉: 不在股票基本面惡化或趨勢走壞時停損,反而為了攤薄成本而不斷補倉,結果可能抄底抄在半山腰,導致全軍覆沒。
③因為「感覺」而隨意調整部位: 脫離既定的策略和紀律,受市場情緒影響而臨時決定重倉或清倉。
④混淆「股價低」與「風險低」: 股價低的股票同樣可以腰斬再腰斬,風險取決於你的倉位比重,而非股價絕對值。
【EBC平台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本資料僅供一般參考使用,無意作為(也不應被視為)值得信賴的財務、投資或其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