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台灣資產股投資推薦

2025年08月18日
摘要:

資產股指帳面價值低估、擁有大量不動產的公司股票。投資者可透過低價購買公司所屬可變現資產。投資建議關注傳統紡織、航運、工業區土地持有者及金融壽險業。

什麼是資產股?

股票投資領域,資產概念股特別指那些帳面價值被顯著低估,尤其擁有龐大土地、廠房、房產等不動產資源的公司。簡單來說就是「帳上資產遠高於市值」的公司股票——投資人可以用低於資產淨值的價格,買到公司持有的土地、廠房、現金或其他可變現資產。

台灣地區資產股行情表現

▶核心特徵

  • 資產折價:股價< 每股淨資產(NAV)或重估後資產價值。

  • 通膨受惠:固定資產(尤其是不動產)在物價上漲週期中升值,帶來「隱藏增值」。

  • 獲利彈性:主業可能平淡,但一旦處分閒置資產、都更或活化土地,可一次貢獻巨額收益。

  • 防禦屬性:擁有充沛自有資產,負債率通常較低,景氣下行時財務風險相對可控。


台灣資產股投資推薦

6檔具代表性的台灣上市資產股
股票代碼 股票名稱 投資邏輯
2882.TW 國泰金 不動產資產多,2025年有大規模都更案,股價低於淨資產,具修復潛力。
2888.TW 新光金 擁有優質地段,P/B低,潛在開發案龐大,具備成長潛力。
2501.TW 國建 有大量土地,2025年推出新樓盤,預售好,股價有折價,資產增值空間大。
5534.TW 長虹 工業地產出租率高,未來有大規模都更項目,股價低於淨資產,具有資本增值潛力。
2867.TW 三商壽 大面積土地,計畫賣資產補充淨值,股價低估,潛力大。
1314.TW 中石化 擁有高雄大面積土地,隨著工業需求成長,未來土地開發將有巨大收益。

除此之外,細分來看,不同產業領域也各有值得關注的資產概念股:

1.坐擁精華地段土地的“老牌資產概念股”

  • 代表公司:廣豐(1416)、勤益控(1437)、新紡(1419)、士紙(1903)等。

  • 資產亮點: 這些公司多為傳統紡織、造紙業出身,早年因生產需求在都會區或交通便利處購入大片土地。隨著產業外移或轉型,舊廠房土地閒置,但地段價值因城市發展而飆升。


2.工業區土地持有者

  • 代表公司:東鹼(1708)、中石化(1314)(部分土地)、永光(1711)等。

  • 資產亮點: 擁有位於工業區,但可能因城市規劃調整(如變更為商業、住宅或特定產業園區)而價值倍增的土地。特別是配合政府產業發展政策(如半導體聚落擴張、新能源產業)的區域。


3.航運業者的土地資產

  • 代表公司:台航(2617)、新興(2605)、裕民(2606)等。

  • 資產亮點: 航運公司除船隊外,常在港口附近擁有碼頭、倉庫或相關用地。這些土地可能具有開發或再利用價值(如轉型為物流中心、商業設施)。


4.金融壽險業的龐大不動產

  • 代表公司:國泰金(2882)、富邦金(2881)、新光金(2888)、開發金(2883)等。

  • 資產亮點: 金控、壽險子公司通常持有巨額的不動產投資(商辦大樓、土地),以公允價值(或重估後價值)入賬,相對透明。其價值隨不動產市場波動。


資產股投資注意事項
投資策略/風險 說明
分批佈局 資產股行情多由“事件驅動”,可逢拉回分批買進,重大資產處分消息確認後適時獲利了結。
時間成本 資產處分、都更流程冗長,可能需要1–3年等待期。
保單風險 都更、容積獎勵、資產重估稅務政策變化,可能直接影響資產價值兌現。
流動性風險 部分資產股本益比低、成交量小,需注意交易時的衝擊成本。


為何2025年關注台灣資產股?

  • 持續通膨預期: 全球通膨壓力雖有緩解但未根除,持有實體資產(尤其是土地)的公司相對保值。

  • 政策驅動開發: 台灣地區持續推動都市更新、工業區升級、交通建設(如捷運延伸),加速土地資產價值顯化。

  • 產業回流與需求: 科技業擴廠、資料中心建置等需求,持續推升工業用地及特定區域地價。

  • 低利率環境(預期): 若利率維持相對低位,有利於資產價值維持甚至提升。

  • 價值窪地挖掘: 在市場波動中,部分擁有優質資產的公司可能被低估,提供投資機會。


【EBC平台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本資料僅供一般參考使用,無意作為(也不應被視為)值得信賴的財務、投資或其他建議。

關稅衝擊!台股哪些企業最受傷?投資如何因應?

關稅衝擊!台股哪些企業最受傷?投資如何因應?

美國關稅衝擊台股半導體產業,其中受影響程度最大的還是製程晶圓代工,另外封測公司、IC設計和台積電等企業也會受影響。投資優先關注分散佈局、擁有海外產能的龍頭企業。

2025年08月18日
KD指標算法解析,KD指標怎麼看?

KD指標算法解析,KD指標怎麼看?

KD指標算法解析:計算步驟包含RSV的計算、K值和D值的加權平滑。核心價值在於辨識市場的超買超賣狀態,捕捉金叉和死叉訊號,並預警可能的頂底背離。

2025年08月18日
生產者物價指數創三年最大增幅,美元強勢反彈

生產者物價指數創三年最大增幅,美元強勢反彈

美國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意外大幅上升,主要受川普關稅政策和生產成本上升的影響,這引發了美元急漲,並加劇了市場對聯準會貨幣政策的分歧預期。

2025年0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