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9日
在資本市場上,上漲不是唯一的獲利方向。做空(Short Selling)讓投資人在市場下跌時同樣能夠獲利,卻又因「無限虧損」的傳聞令人望而卻步。本文將來仔細拆解它的原理、工具、風險與策略,幫助交易帳在任何行情下都能從容決策。
做空(Short Selling)又叫“賣空” 或“空頭交易”,是指投資者預期某隻股票或資產的價格將會下跌,透過先賣出借來的股票或資產,待價格下跌後再買回並歸還,從而賺取中間的差價利潤。
它的三大應用策略:
單純賣空空:押注某一標的價格暴跌,從而直接獲利。
多空對沖:一邊賣空高估標的,另一邊做多低估標的或大盤,鎖定市場β值,保留α值(阿爾法收益)。
衍生性商品賣空:使用槓桿工具(如選擇權、期貨等)放大方向性收益,提升獲利潛力
舉例說明:假設投資人甲認為股票A將下跌,現價100元。他借入1000股股票A,以100元賣出獲得10萬元。若股價跌至80元,他以80元買回1,000股具體如下:
操作 | 股價(元) | 數量 | 總金額(元) | 備註 |
賣出 | 100 | 1000 | 100,000 | 賣出股票,獲得10萬元 |
買入 | 80 | 1000 | 80,000 | 買回股票,花費8萬元 |
獲利 | 20,000 | 差價利潤2萬元 |
結果:藉由借入並賣出股票A,再以低價買回,投資者甲賺取了2萬元的差價利潤。
做空是一種在市場下跌中獲利的策略,適用於預測股價或資產價格會下跌的情境。透過合理運用賣空策略,投資人可以在熊市中也能獲利,同時有效進行風險避險。
它的核心在於反向操作市場趨勢:
做多:低買高賣
做空:高賣低買
這種操作邏輯是基於市場波動,尤其是當價格下跌時。投資人透過賣空從中獲利,當股票價格因基本面惡化或市場情緒變化等因素下跌時,投資人能夠透過低價買回借入的股票,從中賺取差價。
具體操作流程如下:
步驟 | 動作 | 結果 |
① 借入股票 | 向券商或清算所借入股票 | 獲得可賣出的“空頭部位” |
② 賣出 | 以市價賣出股票 | 資金到賬,負債記入股票 |
③ 等待下跌 | 監控市場和基本面情緒 | 時間越久,需支付的借款利息越高 |
④ 低價買回 | 在二級市場以低價回購股票 | 負債清零,準備歸還股票 |
⑤ 歸還股票 | 向券商歸還借來的股票 | 賣出價與買入價的差額為利潤,完成交易 |
舉例說明:假設某股票目前價格為10元,投資者乙借入1000股並以10元/股的價格賣出,獲得10000元。如果股價下跌至5元,阿空再以5元/股的價格買進1,000股,那麼,具體操作如下:
步驟 | 動作 | 股價(元) | 數量 | 總金額(元) | 備註 |
借入股票 | 向券商借入股票 | 10 | 1000 | 10000 | 獲得“空頭部位” |
賣出股票 | 以10元/股賣出股票 | 10 | 1000 | 10000 | 賣出股票,獲得資金 |
等待下跌 | 股價下跌至5元 | 5 | 1000 | 5000 | 等待股價下跌 |
低價買回 | 以5元/股買回1000股 | 5 | 1000 | 5000 | 以低價買回股票 |
歸還股票 | 歸還借來的股票 | 完成交易 | |||
獲利 | 賺取差價利潤 | 5000 | 利潤=10000-5000 |
說明:透過這樣的流程,投資人能夠有效管理做空風險,並抓住市場下行的獲利機會。
在金融市場中,投資人可以透過多種工具實現賣空操作,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工具及其特點:
原理:向券商借入股票→高點賣出→等待下跌→低價買回歸還。
槓桿:券商通常給2–4 倍保證金槓桿。
週期:數週至數月。
優點:邏輯直觀,無需學習衍生性商品,須持續支付借券利息(年化2%–8%)。
缺點:理論上虧損無上限;若借不到券或被召回,會被強制平倉。
舉例說明:假設某投資者以350美元/股借入公司A1000股賣空,三週後公司A股價漲至483美元,那麼具體數據如下:
時間 | 股價(美元) | 操作 | 數量 | 資金(美元) | 結果 |
借入時 | 350 | 借入1000股賣出 | 1000 | 350000 | 獲得350000美元 |
三週後 | 483 | 強制回補 | 1000 | 483000 | 虧損133,000美元 |
原理:每日反向追蹤標的指數。如納指100的反向ETF代碼PSQ(-1×)、SQQQ(-3×)。
槓桿:固定槓桿,無需追加保證金。
週期:適合數日~數週。
優點:像普通股票一樣買賣,門檻低。
缺點:長期持股會因「複利拖累」而損耗;震盪市淨值衰減明顯。
舉例說明:假設投資人持有反向ETF(PSQ),當納指下跌3%時,PSQ上漲3%。但如果納指震盪回升,則具體情況如下:
時間 | 指數變化 | 反向ETF變化 | 操作 | 結果 |
日內跌幅 | -3% | 3% | 持有反向ETF | 獲利3% |
連續震盪 | 回到原點 | 0.20% | 長期持有 | 虧損風險 |
原理:賣出高行權價買權;買進低行使價買權(對沖尾部風險)
槓桿:權利金即可撬動名目價值,高槓桿。
週期:數天至數月,取決於到期日。
優點:最大虧損鎖定為淨權利金;可精準選擇區間。
缺點:臨近到期時間價值衰減需對沖。
舉例說明:假設投資人正在賣出特斯拉(TSLA)300美元的買權,並收取每股8美元的權利金。那麼到期時則情況如下
時間 | TSLA 股價 | 操作 | 收益/虧損 |
股價≤ 300美元 | ≤ 300美元 | 賣出買權,收8美元 | 收益8% |
股價= 320美元 | 320美元 | 以市價買進平倉,虧12美元 | 虧損12美元/股 |
原理:賣出標準化合約,到期前反向平倉;無實物交割。
槓桿:5–20 倍,由交易所保證金決定。
週期:日內短線到數週均可,換月有展期成本。
優點:深度流動性、可日內多次開平。
缺點:追加保證金風險;跳空缺口可能觸發強平。
舉例說明:假設投資人以4400點賣出1手S&P500 指數期貨,兩週後指數跌至4200點或反向上漲至4600點,如下:
時間 | S&P500 指數 | 操作 | 獲利/虧損 |
兩週後跌至4200點 | 4200點 | 賣出1手期貨,價格下跌 | 獲利4000美元 |
指數漲至4600點 | 4600點 | 賣出1手期貨,價格上漲 | 虧損4000美元 |
原理:與券商簽訂合約,以標的價格差結算,無實物交割。
槓桿:2–10 倍,由券商設定;支持碎股交易。
週期:數天至數月,可無限展期(需付隔夜融資費)。
優點:佣金低、交易時段長;可做個股、指數、商品。
缺點:屬於場外產品,對手方風險;融資費隨槓桿放大。
舉例說明:假設投資人以180美元/股賣空1,000股蘋果股票,隔夜利息0.02%。如果股價跌至175美元,或股價漲至185美元,則具體情況如下:
時間 | 蘋果股價 | 操作 | 盈虧情況 | 利息費用 | 最終盈虧 |
初始時 | 180美元 | 賣空1000股 | 無 | 無 | 無 |
平倉時(跌) | 175美元 | 平倉,買回股票 | 獲利5,000美元 | 108美元 | 4892美元 |
平倉時(漲) | 185美元 | 平倉,買回股票 | 虧損5,000美元 | 108美元 | -5108美元 |
原理:買方定期向賣方支付保費;若標的債務發生信用事件(違約、重組等),賣方向買方賠付面值與回收價值之差。
槓桿:名目本金1–5倍,由合約結構決定。
週期:數月到數年;流動性集中在5年期。
優點:可直接賣空信用風險,與股票/債券走勢分離。
缺點:OTC 市場,門檻高(名目1000 萬美元起);需信用分析能力。
舉例說明:假設投資人購買面額1000萬美元、5年期的某房地產企業CDS,價差為300基點(bp)。那麼,若該房地產公司違約或若未發生違約,則具體情況如下:
時間 | 事件 | 收益/虧損 |
初始時 | 購買CDS,支付保費150萬美元 | -150萬美元 |
違約時 | 房地產公司違約,回收率40% | 600萬美元 |
未違約時 | 沒有違約發生 | -150萬美元 |
初學者:先用反向ETF 或股票小倉位試單,嚴格設停損。
進階者:選擇權與期貨組合,利用槓桿對沖現貨多頭。
機構/高淨值:CDS與股票賣空並用,建構跨資產空頭部位。
牢記:做空盈利的核心是“時間窗口+ 波動幅度”,而非長期持有。任何工具都必須配合嚴格的資金管理和停損紀律,否則高槓桿將反噬本金。
定義:賣空股票的數量÷ 總股本
警戒線:當做空淨額達到30%或以上時,意味著市場上的空頭部位較為龐大,股價可能面臨劇烈波動,易觸發逼空(short squeeze)。
舉例說明: 2021年1月,GME(GameStop)的賣空淨額一度飆升至140%,意味著空頭的部位已經超過了流通股本的總量。具體情況如下:
事件 | 2021年1月,GME做空淨額飆升至140% |
時間 | 2021年1月 |
股票 | GME (GameStop) |
賣空淨額 | 140% |
股價變動 | 股價暴漲超過20倍 |
結果 | 空頭未能及時回補,導致「軋空」行情,大量空頭被迫買入,股價飆升 |
結論:這個案例成為了史上最著名的「逼空」事件之一,提醒投資人在賣空時需警惕市場突然的劇烈反轉。
定義:空頭持倉的股數÷ 日均成交股數
風險閾值:若回補天數超過5天,表示空頭需要較長的時間來平倉,市場的流動性風險較大,這種情況通常伴隨著較高的波動性和逼空風險。
舉例說明: 2021年6月,AMC的回補天數為7.2天,表示空頭需近一週回補。消息傳出後,具體情況如下:
時間 | 2021年6月 |
股票 | AMC |
回補天數 | 7.2天 |
股價變動 | 兩天暴漲120% |
結果 | 空頭被迫回補,股價大幅上漲,空頭損失大 |
結論:這起事件再次警示了市場中空頭回補的迫切性,提醒投資人在高回補天數情況下小心市場的快速反彈。
儘管賣空風險巨大,但它也有其獨特的優勢:
它可以為你的多頭部位提供保護,降低市場下跌時的損失,像是為投資組合加上一層防護。
例:持有1萬股AAPL ,擔心財報風險,提前賣空5,000股;財報發布後股價跌10%,空單獲利有效避險現貨虧損。
幫助識別並利用市場泡沫,透過賣空高估股票,能夠在價格過高時獲利,並推動市場回歸理性,防止泡沫繼續膨脹。
例:2021年某基金經理人發現GME估值過高,賣空引發逼空討論,最終促使市場回歸理性,股價下跌。
透過增加賣盤,提升市場成交效率,縮小買賣價差,確保價格更透明、更有效率,減少市場劇烈波動。
例:特斯拉波動大,賣空者不斷掛單,使買賣價差從5美分縮小到1美分,一般投資人更易成交。
其為投資者提供了在熊市或震盪市場中獲利的機會,讓投資者在不依賴市場上漲的情況下獲得利潤。
例:2022年納指熊市期間,某交易員透過三倍做空ETF( SQQQ )兩個月賺取40%,而多頭策略普遍虧損。
儘管賣空提供了新的投資機會,但同時也伴隨著較高的風險和挑戰:
股價理論上可以無限上漲,賣空者的虧損也沒有上限。
舉例說明:假設以100元做空,股價漲至200元,虧損100元;若漲至300元,虧損200元,虧損持續擴大。具體如下:
股價變動 | 賣出價格 | 買入價格 | 每股虧損 | 總虧損 |
初始 | 100元 | 100元 | 0元 | 0元 |
漲至200元 | 100元 | 200元 | 100元 | 100,000元 |
漲至300元 | 100元 | 300元 | 200元 | 200,000元 |
結論:股價上漲越高,虧損越大。
券商可能突然要求「召回」股票,若市場上無法借到股票,投資人只能高價平倉。
例如,2021年GME事件中,空頭被“擠兌”,股價在一天內暴漲400%,多數空頭被迫在漲停板上平倉。
賣空不僅需要理解公司財報,也要關注宏觀經濟因素和選擇權波動率等複雜指標。
每個判斷失誤都可能導致重大損失。
賣空者面臨極大的心理壓力,尤其是當帳戶虧損不斷擴大時。
每天開盤即是“倒數計時”,心臟不強大的投資者可能難以承受。
做空需要支付券商的借股利息,這增加了交易成本。
如果股價長時間橫盤,利息費用會吞噬部分利潤,導致最終收益降低。
空頭集中時,任何利多消息都可能引發「軋空」。
市場情緒一旦轉變,股價脫離基本面,空單可能瞬間爆倉。
對於金融愛好者和初級投資者來說,規避賣空風險的關鍵在於合理規劃和謹慎操作:
在動手賣空前,請務必完成至少三步驟盡調:
公司財報:確保公司基本面無明顯問題。
產業景氣:判斷產業是否面臨下行壓力。
宏觀政策:考慮政策變化對市場的潛在影響。
盲目跟風只會為別人買單,賣空前必須做足功課。
賣空時應保持合理部位管制:
單筆做空部位不超過總資金的5% ,
槓桿倍數不超過3倍。
剩餘資金應投資於低風險工具,如反向避險或貨幣基金,確保突發行為時能平倉補倉。
技術停損:股價突破前高或虧損達到**8%**時,無條件平倉。
時間停損:若持倉超過預設週數而未見下跌,立即退出。
停損規則一旦設定,必須嚴格執行,避免情緒化操作。
根據個人經驗和風險偏好選擇合適的工具:
新手:使用反向ETF(如SQQQ、PSQ),適合日內或週內的快轉快出。
進階:購買看跌選擇權,最大虧損限定為權利金。
專業:股指期貨,搭配保證金提醒,確保帳戶內至少留30%現金緩衝。
每天記錄交易日誌,包括:
做空理由
入場點與停損位
收盤盈虧每週複盤一次,用數據而非情緒指導策略,持續優化賣空決策。
總結:透過嚴格的紀律,投資人可以有效控制賣空風險,避免情緒幹擾,提高長期獲利的機率。
做空是一把雙面刃:
用得好,熊市獲利、組合對沖;
用不好,一次逼空即可血本無歸。
記住三句話:看懂基本面、設好停損位、控制槓桿。
在波動的市場裡,理性永遠是空頭最大的護身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