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突破新高,觸及12,4496美元,市值突破2.45兆美元,躋身全球第五大資產。背後不乏全球流動性寬鬆、機構配置增加、供給約束等因素推動。投資需維持長線策略,關注監理動向。
週三晚間,比特幣報價中首次觸及12,4496 美元,刷新歷史紀錄。今年以來BTC已經累計上漲了約33%,總市值突破2.45 兆美元,一舉超越谷歌,成為了僅次於黃金、美股總市值、美國國債與全球房地產的全球第五大資產類別。這輪長達數月的漲勢,正把加密資產推向「主流配置」。
1、宏觀流動性溢價
聯準會在6 月完成年內第二次25bp 降息,聯邦基金利率來到3.75%–4.00% 區間;日本央行7 月結束YCC,10 年期日債殖利率回到1% 以上。全球美元流動性重回寬鬆,實質利率(TIPS 5 年期)在8 月12 日跌至‑0.28%,為2022 年以來首次轉負。
歷史上,只要實際利率轉負,稀缺性資產的溢價就會迅速擴張——1970 年代的黃金、2020 年的美股科技股,如今輪到了比特幣。
2、BTC ETF機構配置
貝萊德、富達等現貨ETF 持股突破130 萬枚,佔流通量6% 以上;美國401(k) 計劃8 月起正式允許最高5% 倉位配置比特幣,帶來每月約40 億美元被動買盤。
3、供給端“硬約束”
距離BTC 2026 年1 月第四次減半僅剩110 天,礦工拋壓降至兩年來最低;長期持有者(LTH)地址佔比升至70%,鏈上數據顯示30% 的幣三年未動,實際流通盤持續收縮。
4、敘事升級
白宮新聞秘書在例行簡報會上首次確認「正在評估將比特幣納入戰略加密儲備的技術路徑」;同日,歐盟MiCA 法規第三階段落地,為穩定幣和加密ETF 提供全歐盟護照。
合規溢價取代監管折價,成為新的估價錨。市場開始用「數位策略資源」而不是「投機籌碼」來定義比特幣,定價邏輯從「風險溢價」轉向「稀缺性溢價」。
這波比特幣突破新高絕非偶然,ETF 與退休基金持續掃貨帶來增量美元,美聯儲9 月降息預期又添一把火;再加上減半後的供給真空、鏈上囤幣潮和空頭平倉,三力合一把價格推上124 k。
股市:納斯達克100 中半導體與AI 龍頭出現資金分流,8 月以來比特幣與納指30 日相關係數自0.65 降至0.38,顯示其「獨立行情」屬性增強。
債市:美國10 年期公債殖利率因再通膨預期升至4.55%,但比特幣與美債實際利率的負相關性減弱,反映其正從「風險資產」邁向「另類價值儲藏」。
大宗商品:黃金現貨在2.600 美元/盎司上方橫盤三週,未出現顯著資金流出;CME 黃金期貨非商淨多頭僅下降2%。越來越多的家族辦公室把配置模型從“黃金or 比特幣”升級為“黃金+ 比特幣”,各佔3%–5%。兩者同時被視為“去主權化儲值”,而非零和替代。
主權財富基金:挪威政府退休金已宣布1% 試點配置BTC;新加坡淡馬錫也正在評估比特幣作為「數位戰略資源」的潛在曝險。
比特幣現在12 萬多美元,往上15 萬美元、往下8.5 萬美元都只需要一個「導火線」。
▶技術面
過熱訊號:MVRV-Z=7.8(>8 是紅燈區)。過去只要進入紅燈區,30 天內平均回檔20% 左右。
支撐位:若週線守不住12 萬美元,第一目標就是9.5 萬(約-20%);若守住了,選擇市場把最大賭注押在15 萬美元。
▶情緒面
槓桿太多:30 天「恐慌指數」=85%,遠高於正常70%。一旦風吹草動,連環爆倉能把價格瞬間砸10% 以上。
賣方力量:礦工拋壓接近兩年低點,長期投資者囤幣比例歷史新高,等於“賣盤鎖倉”,所以跌不深;但短期追漲盤太多,漲太快也容易被反噬。
▶策略建議
長線配置:以季度定投或「減半後12 個月」為週期,淡化短期波動。歷史回溯,2012、2016、2020 三次減半後12 個月平均漲幅520%,最大回檔32%。
監管追蹤:9 月6–7 日G20 新德里峰會將專門討論“全球加密儲備框架”,若公報中出現“鼓勵各國央行配置不超過2% 的加密資產”字樣,將觸發主權級FOMO,目標區間150000–180000 美元;相反,若警惕辭呈“審慎觀察”,則需支撐100 美元。
十年前,人們爭論「比特幣是不是龐氏騙局」;五年前,開始爭論「比特幣是不是數位黃金」;今天,投資人又開始爭論「比特幣到底該佔組合的1% 還是5%」。當124496 美元成為歷史註腳,真正重要的不是下一個整數關口,而是❯
①你是否把它當成「可持有十年」的資產配置,而非「可持有十天」的交易籌碼;
②你是否為它預留了足夠的波動預算,讓它在30% 回撤時依然不用忍痛割肉;
③你是否願意在每一次監管利好或利空之後,重新學習一遍它的技術、金融與地緣政治意涵。
【EBC平台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本資料僅供一般參考使用,無意作為(也不應被視為)值得信賴的財務、投資或其他建議。
儘管風險偏好回升,瑞士法郎仍上漲超10%。其與黃金的緊密相關性使其成為避險資產首選,特別是在通膨和債務上升的背景下,推動了瑞士法郎與黃金的需求。
2025年08月14日8月14日,油價小幅上漲,川普會晤普丁的消息推高了市場風險溢酬。聯準會降息預期升溫,OPEC+預測石油供應成長。美國原油庫存增加,布蘭特原油自7月底以來持續下跌。
2025年08月14日美國2025年7月CPI年增2.7%,低於預期的2.8%,核心CPI年增3.1%。儘管服務價格上漲推動通膨,能源價格下降。數據公佈後,市場加大對聯準會9月降息的押注。
2025年08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