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9日
許多投資人買股票除了想要透過追漲殺跌賺錢之外,還期待能拿到股利。不過,這個股利到底算不算真正的收益,卻還不好說。因為,這其中牽涉到除息這個關鍵概念。想要搞清楚自己的實際收益,現在咱們就來搞清楚它的相關規則吧。
除息是指公司在分配股利時,股票價格因扣除股利而進行調整的過程。當公司獲利後,會選擇將部分盈餘以現金或股票的形式分配給股東,這個過程稱為配息或配股。
而一般來說,如果公司向股東分配現金,就稱為除息。而如果公司選擇向股東分配額外的股票,那麼就叫除權。
舉例說明:某公司股票目前價格為100元,
①決定每股分配5元現金股息,那麼:
專案 |
內容 |
事件 |
除息 |
股票當前價格 |
100元 |
股利類型 |
現金股利 |
股利金額 |
每股5元 |
調整後價格 |
95元 |
投資者影響 |
除權息日後買進者無法獲得此次現金股息 |
②公司決定每股分配0.1股新股(10%的股票股利),那麼:
專案 |
內容 |
事件 |
除權 |
股票當前價格 |
100元 |
股利類型 |
股票股利 |
股息比例 |
每股0.1股(10%) |
持有股數 |
1000股 |
除權後新增股數 |
100股 |
注意:除權息之後買進股票,將無法獲得此次獲得的股利。
其操作流程涉及多個關鍵日期,投資者需要清楚了解這些時間節點,以確保能夠獲得股息。
1.公告日期(Declaration Date)
公司董事會宣布分紅計畫的日期。
包括股利金額、除權息日及派息日。
2.除息日(Ex-Dividend Date)
在除權息日之前買入股票的投資者才有資格獲得股息。
除權息日當天,股票價格會根據股利金額進行調整。
3.股權登記日(Record Date)
公司決定哪些股東有權獲得股利的日期。
通常在除權息日後的第二個交易日。
4.派息日(Payment Date)
公司向符合條件的股東支付股利的日期。
1.買入時間
要獲得股息,投資者必須在除權息日前一天買入股票。
並持有到除權息日當天。
2.賣出時間
投資者可以在除權息日當天或之後賣出股票。
只要在除權息日當天持有股票即可。
3.特殊情況
如果投資者在除權息日前買入股票,但在除權息日之前賣出股票。
那麼將無法享有本次股利。
舉例說明:以00929為例,其2024年的除權息日為11月19日,每股股利為0.11元。
①假設投資人在11月18日買進10張股票,那麼在11月19日除息日當天,股票價格會扣除0.11元。
②投資人在11月19日及以後賣出股票,仍可享有本次股利。
③如果投資人在11月18日賣出5張股票,那麼只有剩下的5張股票可以享有本次股利。
具體股利收益如下:
操作狀況 | 買入時間 | 賣出時間 | 持有股票 | 股息收益 |
全部持有 | 11月18日 | 11月19日及以後 | 10張 | 1100元 |
部分賣出 | 11月18日 | 11月18日 | 5張 | 550元 |
全部賣出 | 11月18日 | 11月18日 | 0張 | 0元 |
除權息日後買入 | 11月19日及以後 | 任意時間 | 任一張數 | 0元 |
說明:
關鍵日期:除權息日(11月19日)及股權登記日(通常是除權息日前一天,11月18日)。
操作建議:為了確保獲得股息,投資者需要在除權息日前一天(11月18日)持有股票,並至少持有到除息日當天。
答:可以!
只要在除權息日前一天還持有股票,都能參與除權息,所以當天把股票賣出也不會影響到領取股利。
舉例說明:假設某公司宣布分紅,每股派發現金股利1元。股權登記日為2025年8月2日,除息日為2025年8月3日,股利發放日為2025年8月10日。具體操作流程如下:
日期 | 事件 | 持股狀況 | 股利狀況 |
8月2日 | 股權登記日 | 持有1000股 | 有權獲利 |
8月3日 | 除權息日,賣出1000股 | 賣出1000股 | 仍可獲股息 |
8月10日 | 股利發放日 | - | 收到1000元股息 |
重點:看股權登記日,不看權利日。
當公司選擇除權價時,意味著公司須將帳上的現金提出發放給投資人,股東權益會減少,股價也需要做出相對應的修正。因此,股價在除權息日當天,一定會比前一日收盤價還要低。
1.除息價的計算公式
公式:除權息價 = 除權息前股價- 每股現金股息
舉例說明:假設某公司宣布每股派發現金股息2元,該公司股票在除權息前一日的收盤價為50元。那麼:
除權息價=50元-2元=48元
注意:這只是理論上除權息後的股價。
2.市場表現
雖然理論上除權息價會依照上述公式進行調整,但在實際市場中,股票價格還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如市場情緒、公司基本面、宏觀經濟環境等。因此,除後的股價可能不完全等於理論上的除權息價。從上例,可能會有以下差異:
情況 | 市場情緒 | 除權息前股價 | 除權息後股價 |
樂觀 | 積極 | 50元 | 49 |
中性 | 平穩 | 50元 | 48 |
悲觀 | 消極 | 50元 | 17 |
除權息後,股票價格的變化可分為兩種情況:填息和貼息。
1.填息(Fill-Ex)
①定義:股票在除權息後,價格逐漸回升至除權息前的水平。
②意義:這顯示市場對公司的股利分配持正面態度,投資人對公司的未來發展有信心。
舉例說明:某公司股票在除息前價格為20元,之後價格調整為19元。如果在接下來的幾天內,股價逐漸回升至20元甚至更高,這種情況就被稱為填息。具體如下:
日期 | 事件 | 股價(元) | 說明 |
除權息前 | - | 20 | 除權息前價格 |
除權息日 | 股票除權利 | 19 | 除後價格 |
除權息後 | 股價回升 | 20 | 填息 |
除權息後 | 股價上漲 | 21 | 填息後繼續上漲 |
說明:填息的實現意味著投資人不僅獲得了現金股息,還可能獲得股價上漲帶來的額外收益。
2.貼息(Sticky-Ex)
①定義:股票在除權息後,價格未能回升至除前的水平,甚至進一步下跌。
②意義:這通常表示市場對公司的股利分配持負面態度,或公司基本面存在一些問題。
舉例說明:某公司股票在除權息前價格為20元,除後價格調整為19元。如果在接下來的幾天內,股價持續下跌至18元甚至更低,這種情況就稱為貼息。
日期 | 事件 | 股價(元) | 說明 |
除權息前 | - | 20 | 除權息前價格 |
除權息日 | 股票除息 | 19 | 除後價格 |
除權息後 | 股價下跌 | 18 | 股價低於除權息價 |
除後 | 股價繼續下跌 | 17 | 貼息,股價走低 |
說明:貼息的發生可能導致投資者雖然獲得了現金股息,但整體投資收益受到影響。
對投資人來說,了解除權息的機制和影響是至關重要的。以下是一些因應的策略:
1.關注除息日
投資者應密切注意公司的除權息日公告。
通常,公司在宣布股利分配計畫時,會明確指出除權息日、股權登記日和股利發放日。
投資者需要在除權息日前一天(即股權登記日)持有股票,才能獲得當次股息。
2.分析公司基本面
在考慮是否參與除權利率時,投資人應深入分析公司的基本面。
如果公司業績良好、財務狀況穩健,且市場對其未來發展持樂觀態度,那麼填息的可能性較大。
相反,如果公司有財務問題或市場對其前景持悲觀態度,投資者應謹慎參與。
3.結合市場情緒
在考慮是否參與除權利率時,投資人應深入分析公司的基本面。
除權息後的股價表現不僅取決於公司基本面,也受到市場情緒的影響。
投資者應關注市場整體趨勢、產業動態以及宏觀經濟環境。
在市場情緒積極時,填息的可能性更高;而在市場情緒低迷時,貼息的風險更大。
4.合理規劃投資組合
投資者不應將所有資金集中在單一股票上,而應合理規劃投資組合,分散風險。
透過投資不同產業、不同規模的公司,投資人可以在享受股利收益的同時,降低因單一股票表現不佳而帶來的風險。
除息是股票投資中的重要環節,它不僅影響股價,也直接關係到投資人的收益。透過了解其機制和關鍵日期,投資人可以更好地掌握投資機會,優化決策。無論是追求股息收益,還是希望透過填息獲得額外增值,都需要對市場動態和公司基本面保持敏銳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