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English 한국어 日本語 Español ภาษาไทย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Português Монгол العربية हिन्दी Русский ئۇيغۇر تىلى

美股盤前:京東漲超3%、阿里巴巴漲超4%、存儲芯片股下跌

撰稿人:大仁

發布日期: 2025年11月13日

美股盤前:財報預熱,京東盤前漲超3%

北京時間11月13日,京東(JD.US)美股盤前拉升3.2%,報31.25美元,截至發稿目前盤前漲幅已達4.45%,創近兩週新高。

美股盤前:京東漲超3%

這一波急升是“財報前哨戰”——公司定於美東時間今晨盤前公佈2025Q3財報,這是其外賣百億補貼戰開打後的首份“成績單”,市場提前博弈盈利拐點。


從已公佈的「雙11」戰報來看,京東為此財報做了充足「預熱」:截至11月11日23:59,平台成交額再創歷史新高,下單用戶數同比激增40%,訂單量增長近六成,3C家電、服飾美妝、健康母嬰等核心品類全線爆發。


高頻數據直接提振了投資者對收入端彈性的預期。綜合24家機構預測,京東Q3營收可望達2,938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成長或達12.84%,顯著高於上一季的9.7%。


京東過去半年在“低價心智”與“開放生態”兩條主線同時發力:一方面重啟早期爆款“百億補貼”,另一方面升級第三方商家“春曉計劃”,引入更多白牌工廠與海外品牌。


管理階層在第二季電話會曾透露,補助帶來的增量訂單中,超過一半來自下沉市場新客,獲客成本較去年同期下降兩位數。若本季財報能驗證「以價換量」策略並未明顯稀釋毛利,則市場或給予更高的估價溢價。


美股盤前:「千問」AI+雲端引擎,阿里盤前飆漲4%

同一時段,阿里巴巴(BABA.US)在美股盤前也大幅走高,漲幅迅速擴大至4%。截至發稿,盤前漲幅已達4.74%,股價報165.39美元。

美股盤前:阿里漲超4%

與京東「業績博弈」邏輯不同,阿里此番獲資金追捧的核心驅動力來自「AI技術突破+雲端業務加速」的雙重催化。


集團已秘密啟動「千問」項目,基於自研Qwen大模型打造同名AI助手App,全面對標ChatGPT,並將在未來數月內部署Agentic-AI購物功能,深度嵌入淘寶、天貓、閒魚等主要場景。


阿里雲的AI算力租賃與大模型調用收入預計在未來四季貢獻超過120億元人民幣增量收入,對應2026財年雲端運算收入成長上修至25%—30%,顯著高於市場一致預期的18%。


該公司CEO吳泳銘先前在2025雲棲大會曾透露,未來三年將追加3800億元資本開支,重點投向AI大模型、雲端運算與自研晶片,目標直指超級人工智慧(ASI)。


與中概股火熱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股盤前記憶體晶片板塊集體承壓。美光科技(MU.US)跌近2%,西部數據(WDC.US)跌幅更一度逼近4%。


消息面上,日本內存大廠鎧俠(Kioxia)最新公佈的三季營業利潤低於預期,並暗示PC及智慧型手機客戶庫存仍高,市場擔心NAND價格反彈節奏放緩。此外,三星與SK海力士可能將在明年第一季削減資本支出10%—15%,進一步放大了投資人對儲存供需再平衡的憂慮。


美銀分析師指出,若本季伺服器DRAM合約價漲幅低於5%,則儲存股業績或面臨下調風險,短線資金選擇獲利了結,導致板塊整體回調。


【EBC平台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本資料僅供一般參考使用,無意作為(也不應被視為)值得信賴的財務、投資或其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