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 2025年11月08日
黃金對這個月下跌至4000美元以下,但黃金上漲的長期趨勢仍備受關注,引發投資者思考:黃金價格未來可能如何變化?金價從歷史高點急速回落,既反映了市場情緒的調整,也暴露出多重宏觀力量的博弈。要判斷黃金是否還有上行動力,需要從央行資產配置、市場需求變化與宏觀政策環境三方面分析。
長期來看,黃金價格的核心驅動力並非零售投資或珠寶消費,而是全球央行的資產配置決策。
歐洲央行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央行累計持有約36,000 噸黃金。過去三年,央行每年淨增持量超過1,000 噸,顯示各國對黃金的信任度持續提升。
央行購金主要有三大原因:
通膨壓力:美元、歐元等貨幣購買力下降,黃金可作為抗通膨工具。
地緣政治風險:黃金的實體屬性可規避外匯存底凍結或政治風險。
美元信用風險:美國債務高企、財政赤字擴大,使央行配置黃金以分散風險。
這說明,央行行為是黃金上漲的重要基礎,短期價格波動難以改變這個趨勢。
過去十年,美債在全球官方儲備的佔比從30%以上下降至23%,黃金佔比上升至27%,首次超過美債。
| 資產類別 | 2015年全球儲備佔比 | 2025年全球儲備佔比 |
| 美債 | 31% | 23% |
| 黃金 | 17% | 27% |
| 其他貨幣資產 | 52% | 50% |
這種結構性變化說明,央行正用實際行動「投票」給黃金。傳統上,美債被視為安全且流動性強的資產;但在當前高通膨與地緣緊張的時代,美債的收益被侵蝕、風險上升,而黃金重新成為制度信用的底層錨定。
2025年第三季數據顯示,金融投資需求年增134%,而珠寶消費下降19%。說明推動金價上漲的主要力量是機構投資和央行,而非零售消費。
供應方面,全球金礦年產量約3.300 噸,成長有限。如果主要產金國出現生產中斷,會進一步加劇供需緊張,推動黃金上漲。
這種「資金主導+供給穩定」的結構,使黃金的上漲更具韌性。
美聯儲貨幣政策對黃金價格影響約30%。
降息週期:降低黃金持有成本,提高吸引力。
通膨預期上升:若通膨預期回升,黃金作為抗通膨資產將受追捧。
地緣政治風險:中東衝突、能源波動等事件,常引發避險資金流入黃金市場。
根據倫敦金銀市場協會調查,2025年黃金平均預測價為2,735.33美元/盎司,較2024年高出13.6%。
樂觀預測:2,925美元
保守預測:2500美元
這顯示市場雖預期金價仍將維持高位,但波動性加大,短期調整仍可能頻繁出現。

黃金的上漲主要源自於全球金融體系的不確定性:
央行持續購金;
通膨長期存在;
美元信用及政治風險尚未解決;
地緣衝突時有發生。
黃金不僅是避險工具,更是對抗通膨、貨幣貶值和金融風險的長期資產配置。
金價短期下跌並不意味著趨勢逆轉,而是高位調整。投資人可將黃金作為長期防禦性資產,分批佈局。
關注指標包括:
美聯儲利率路徑:降息預期若增強,將成為金價上行動力。
全球央行購金數據:淨增持是趨勢延續訊號。
美元指數與地緣局勢:波動決定黃金短期方向。
黃金這輪迴調,是高階市場的自然修正,而非趨勢下跌。央行購金、通膨壓力、美元信用風險及地緣緊張因素,共同為金價提供穩定支撐。短期波動可能出現,但黃金作為全球金融體系核心資產的地位不變。
對投資人而言,黃金不僅是避險資產,更是財富保值的重要工具,在全球央行持續增持黃金的背景下,未來金價仍有望延續黃金上漲的趨勢。
【EBC平台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本資料僅供一般參考使用,無意作為(也不應被視為)值得信賴的財務、投資或其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