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 2025年10月29日
今年上半年歐元升值14%,創下該貨幣誕生以來的最大漲幅。在貿易緊張局勢加劇的背景下,德國財政支出出現數十年來的重大轉變,導致交易員紛紛拋售美元。
然而這波歐元升值帶來的強勁勢頭可能即將結束。歐洲尚未感受到關稅的全部衝擊,第二季微弱的GDP成長反映出2025年初強勁開局後持續疲軟的經濟動能。

歐盟統計局數據顯示,歐盟貿易順差從7月的114億歐元驟降至8月的58億歐元赤字。該集團支柱經濟體已顯露混亂跡象。
區內最大經濟體德國工業領域8月遭遇重挫,產出較上季暴跌4.3%,創下2022年3月以來最大月跌幅。這種放緩趨勢令市場擔憂,若經濟持續走弱,歐元升值動力或將進一步削弱。
法國政府因如何解決巨額預算赤字的爭議於9月解散,導致其基準債券殖利率升至1999年歐元誕生以來首次與義大利持平。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歐元區2025年成長預期上調至1.2%,同時警告政策不確定性和普遍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仍對經濟前景構成重大風險。
大華銀行集團分析師指出,歐元升值趨勢可能延續,可是突破1.1680關鍵阻力位的可能性不大。長期來看,歐元匯率或將在1.1585至1.1680區間波動。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7月在北京舉行的為期一天的峰會上告訴中國領導人,中歐關係已達到「轉捩點」。
2024年歐盟對華貿易逆差達3,058億歐元,過去9年間數字翻了一番。歐盟指責中國透過補貼導致產能過剩,並對華電動車徵收關稅。
上週法國總統馬克宏敦促歐盟領導人,若無法解決中國計畫對關鍵原料實施出口管制的問題,應考慮動用反脅迫機制應對。

德國總理默茨證實該計劃曾被討論,尚未決定是否啟用。此類措施通常包括提高關稅或針對性投資限制。
歐盟甚至考慮強制要求中國企業在當地營運時向歐洲企業轉移技術,這是提升歐盟產業競爭力的激進新措施。這項政策若實施,可能影響歐元升值帶來的市場信心。
儘管目前階段採取強硬回應的可能性不大,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兩大國關係已急轉直下——中國將此歸咎於北約東擴。
中國正利用俄羅斯低價石油建立戰略儲備。此外,莫斯科近期宣布就新建輸氣管道達成進展,該管道將提升對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天然氣出口量。
根據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I/B/E/S數據,歐洲企業第三季獲利預計低速成長,創下2024年第一季後最差表現。
巴克萊指出,由於近幾個月預期值大幅下調,「存在超預期空間」。多家重量級企業公佈了強勁業績,進一步鞏固了這一樂觀預期。
該行強調歐元升值是影響企業獲利的關鍵變量,強勢歐元「持續拖累」歐洲企業獲利。今年迄今市場表現較多源自於本益比擴張。
自從川普2月宣布關稅計畫以來,隨著全球進口稅激增,路透追蹤的歐洲、中東及非洲地區約72%企業已宣布漲價。
2025年史托克50指數顯著跑贏道瓊指數,部分得益於最大成分股阿斯麥。這家晶片製造設備巨頭在人工智慧投資熱潮中,今年股價飆漲逾33%。

安盛投資管理在報告中指出,儘管歐美股市估值差距已從極端水準收窄,相較美國同行,歐洲股市仍具備持續價值。
匯率穩定雖利好海外訂單,中歐消費疲軟及歐洲對社會主義國家的恐慌情緒,可能拖累獲利成長,尤其在人工智慧熱潮退去之後。
【EBC平台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本資料僅供一般參考使用,無意作為(也不應被視為)值得信賴的財務、投資或其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