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English 한국어 日本語 Español ภาษาไทย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Português Монгол العربية हिन्दी Русский ئۇيغۇر تىلى

黃金大漲突破4300美元:避險資金為何蜂擁而入?

發布日期: 2025年10月19日

十一假期已經過去,但黃金大漲一直都在持續,現貨黃金價格首次突破每盎司4,300美元大關,創歷史新高。原本高盛預計金價到明年年底或將達4,300美元,現在已突破這一關口,高盛隨即上調預期至4,900美元。其理由主要包括:



  • 各國央行持續增持黃金儲備


這顯示市場對黃金的長期需求依然強勁。


  • 傳統投資理論認為,黃金主要是避險工具,長期報酬率低,多作為風險對沖而非核心投資品。


黃金大漲背後的直接原因

近期金價暴漲主要受以下因素推動:


  • 美國聯邦政府停擺:政治僵局導致部分職能暫停,市場對經濟效率和財政穩定性產生擔憂,增加避險需求。


  • 非農就業數據延遲公佈:作為反映美國經濟活力的重要指標,數據延遲讓投資人難以判斷勞動市場和經濟成長,加劇不確定性。


  • 美聯儲利率政策不確定性:面對通膨壓力和經濟放緩,美聯儲未來升息或降息路徑尚不明確,使投資者轉向黃金等安全資產。


這些事件直接刺激避險需求,使黃金價值進一步凸顯。橋水基金創辦人達利歐指出,目前經濟環境與1970年代初期類似:


  • 政府債務負擔上升:各國債務高企,財政政策空間有限,增加市場波動風險。


  • 地緣政治緊張:局部衝突、貿易摩擦和策略競爭加劇,使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不確定性上升。


  • 全球貨幣穩定性減弱:多國貨幣面臨貶值壓力,投資者信心下降,黃金作為硬通貨和避險資產的重要性被放大。


在這種環境下,黃金的避險屬性不僅短期受益,也可能在中長期保持強勁吸引力。

黃金價格突破4300美元

從全球宏觀來看,經濟成長乏力、政策刺激邊際效應遞減已成常態。國內政府連續多年透過房地產、汽車、家電、手機等消費拉動經濟,但CPI和PPI均未明顯上漲,傳統刺激手段效果有限。為刺激消費,政府對個人消費貸款提供利率補貼,鼓勵分期加槓桿,但整體效果仍不顯著。


海外主要經濟體同樣面臨困境:


  • 美國:投資人對經濟成長預期下降,十年期公債殖利率一度跌至4.04%,避險資金流入。關稅、潛在降息及AI發展不確定性增加前景波動。


  • 日本:製造業PMI連續三個月低於50,獲利連續兩季下滑,政府將2025財年經濟成長預測下調至0.7%。


  • 歐洲:法國新總理上任僅27天辭職,巴黎股市單日下跌1.7%;德國工業產出季減4.3%,汽車製造業暴跌18.5%,通膨率2.1%,失業率302.5萬人。整體創新產業優勢減弱,缺乏新的成長動力。


黃金大漲的長期邏輯

在全球經濟成長疲軟、金融市場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


  • 避險需求持續:美歐、中日主要經濟體的不確定性加劇,金融市場波動加大,資金不斷流向黃金等避險資產,凸顯黃金的穩定價值與防禦功能。


  • AI泡沫存在風險:OpenAI 2025年上半年營收僅43億美元,但為了實現收入目標,未來五年需投入巨額資金;一旦AI泡沫破裂,科技股和相關資產可能迅速回調,投資者避險需求進一步上升。


  • 長期資本配置意義:在這種全球不確定性環境下,黃金不僅是短期避險工具,也逐漸成為資產組合中不可或缺的長期配置選擇,有助於平衡風險與收益。


總結來看,黃金大漲不僅是對短期事件的反應,更反映了全球經濟長期趨勢與不確定性。隨著風險累積,黃金的熱度短期內難以降溫,甚至可能繼續創下歷史新高。


【EBC平台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本資料僅供一般參考使用,無意作為(也不應被視為)值得信賴的財務、投資或其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