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 2025年10月08日
中國資產再度受到青睞,尤其是先前不受追捧的股票。官方數據顯示,各類資產的外資流入量均呈現上升趨勢,這種協同上漲在過去十年僅出現3次,也反映出亞洲股市表現整體回升。
自年初以來,A50指數已攀升11.8%,目前徘徊在3年多高點附近。此外,恆生指數今年迄今表現位居全球主要股市前列。
摩根士丹利數據顯示,儘管有所改善,全球基金對中國市場的配置仍低配1.3個百分點,而亞洲(除日本)基金經理人已轉為超配。
瑞銀中國全球市場主管房東明指出:“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的影響力遠超其目前僅個位數的全球投資配置比例,蘊含著巨大的長期機遇。”
科技板塊的強勢表現支撐著這種認知轉變。阿里巴巴集團股價9月飆升,主要得益於加速推動人工智慧策略及深化與英偉達的合作。
「木頭姐」的方舟投資管理公司本月也時隔4年後,重新持有阿里巴巴美國存託憑證,與芒格2023年割肉形成鮮明對比。
川普的貿易政策、美聯儲降息週期以及不斷膨脹的美國預算赤字,促使投資人尋求美元資產替代品,從而重新審視廣闊的中國市場,也成為近期亞洲股市表現亮眼的因素之一。
世界銀行週二將中國2025年經濟成長預期上調至4.8%。出口成長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房地產低迷和消費疲軟的影響,不過成長動能預計將放緩。
中國製造業活動雖略有改善,卻連續第6個月處於萎縮區間,創2019年以來最長衰退期,顯示經濟在年初強勁成長後面臨放緩風險。
政府旨在緩解產能過剩和企業過度競爭的行動也產生了負面影響,導致鋼鐵等產品產量下滑。
散戶推高股市之際,多頭看好流動性支持與政策利好,使得部分專家質疑市場是否正步入泡沫區域,但整體亞洲股市表現仍保持活躍。
彭博經濟研究數據顯示,去年美國上市消費品企業平均淨利率約12%,是同類中國企業4.9%的兩倍多。
今年前8個月,中國大型工業企業獲利年增不足1%。截至7月,29%的企業處於虧損狀態。
摩根資產管理全球市場策略師朱超平表示,科技股估值可能已“充分反映了非常樂觀的預期”,在企業盈利趕上預期之前,市場可能面臨回調風險。
今年亞洲股市表現遠超全球市場,得益於貨幣寬鬆政策和中國人工智慧熱潮。韓國KOSPI指數領漲,年內漲幅達48%。
日經225指數上漲21.4%。儘管面臨關稅和政治不確定性可能拖累企業投資和消費者支出,日本第二季經濟成長仍超乎預期。
週六接替石破茂成為執政黨新任黨首的高市早苗,預計將制定新的經濟措施以提振消費,從而重振經濟成長。
問題是她傾向於激進的貨幣寬鬆政策,可能使日本央行逐步升息的計畫複雜化,增加通膨長期居高不下的可能性。
印度Nifty 50指數和澳大利亞ASX 200指數表現平平,漲幅均未超過10%。川普政府因印度購買俄羅斯石油,於8月首次對印度商品徵收55%的關稅。
此外,川普宣布對高技能外籍勞工專屬的新H-1B簽證收取10萬美元簽證費。 2024年簽發的近40萬份H-1B簽證中,71%發放給了印度公民。
在印度洋彼岸,澳大利亞股市受困於礦業板塊,而該產業正承受中國需求疲軟的衝擊。今年前7個月,其粗鋼產量年減3.1%,對整體亞洲股市表現造成一定壓力。
【EBC平台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本資料僅供一般參考使用,無意作為(也不應被視為)值得信賴的財務、投資或其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