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22日
但很多投資人在使用乖離率(bias)技術指標時都會遇到一個核心問題:預設參數(6、12、24)一定是最好的嗎?我該如何設定bias指標才能最實用?
▶乖離率的計算公式非常直觀
BIAS = (當日收盤價- N日移動平均價) / N日移動平均價* 100%
BIAS > 0:稱為“正乖離”,表示股價在移動平均線之上,且百分比數值越大,說明股價上漲的幅度越大,獲利盤越多,短期回調的可能性增加。
BIAS < 0:稱為“負乖離”,表示股價在移動平均線之下,且百分比數值越小(負得越多),說明股價下跌的幅度越大,套牢盤越多,短期反彈的可能性增加。
它的核心思想就是股價總是有向移動平均線「回歸」或「靠攏」的傾向。
▶bias指標常規參數的市場意義
市面上絕大多數軟體預設的參數是6、12、24.分別代表了短期、中期和長期的乖離趨勢。
BIAS(6): 反映股價與短期趨勢的偏離程度。它對價格波動非常敏感,波動劇烈,常用於捕捉超短線的買賣點。
BIAS(12): 反映股價與中期趨勢的偏離程度。是很多投資人常用的核心參數,靈敏度和穩定性相對均衡。
BIAS(24): 反映股價與長期趨勢的偏離程度。它非常穩定,其極端值往往預示著重要的趨勢性轉折點。
但請注意! 這些預設參數並非「萬能鑰匙」。不同的市場(多頭市場、熊市、震盪市)、不同的投資風格(短線、中線、長線)甚至不同的個股(大盤股、小型股)都需要不同的參數設定。
(一)短線交易者-持倉數日
移動平均線設定參數: (5,10) 或(6,12)
使用邏輯
①買入訊號: 當短期BIAS(如BIAS6)跌至-5% 甚至-8% 以下(深跌個股可能更大),且股價開始穩定時,考慮短線搶反彈。
②賣出訊號: 當短期BIAS(如BIAS6)衝至+5% 甚至+10% 以上,且上漲動能減弱(如出現長上影線)時,考慮短線止盈。
特點: 訊號頻繁,需結合其他指標(如KDJ、成交量)快速決策,紀律性要求高。
(二)中線波段交易者-持倉數週至數月
移動平均線設定參數: (12,24) 或(10,20)
使用邏輯
①買進訊號: 在上升趨勢中,當股價回檔導致BIAS12接近或略低於0軸時,是較好的逢低吸收機會。而在暴跌後,BIAS12達到-10% 以下甚至-15% 時,是重要的波段底部區域。
②賣出訊號: 在上升趨勢末期,BIAS12達到+10% 以上甚至+15% 時,表示波段漲幅已大,應考慮分批止盈。 BIAS12從高點快速回落是趨勢減弱的重要訊號。
特性: 訊號穩定性比短線參數高,能較好捕捉中階行情的主升浪和主跌浪。
(三)長線價值投資者
移動平均線設定參數: (24,60) 或(30,72) *甚至可以設定BIAS250來看年線偏離
使用邏輯
長線BIAS的極端值往往出現在大牛市頂部和大熊市底部,是「別人恐懼我貪婪,別人貪婪我恐懼」的量化體現。
①歷史性大底: BIAS24可能達到-20% 甚至-30% 以下(參考2008年、2015年股災底部)。
②歷史性大頂: BIAS24可能達到+20% 甚至+30% 以上。
特點: 訊號極為稀少,但一旦出現,準確率極高,用於策略性的部位管理。
(四)根據標的波動性調整臨界值
這是才是最實用、最關鍵的一步!以上提到的±5%、±10%等臨界值只是一個參考起點。
高波動性標的(如科技股、小型股、概念股):其乖離率臨界值應放大。例如,這類股票的BIAS6可能要到-12% 才算超賣,+15% 才算超買。
低波動性標的(如大盤藍籌股、銀行股):其乖離率臨界值應縮小。例如,BIAS12到-8% 可能已經是很好的買點,+8% 就需要警惕回調。
▶如何設定自己的臨界值?
回測! 觀察你心儀的股票在過去一兩年中,當bias指標達到什麼數值時,股價隨後出現反彈或回調的機率最高。這個透過歷史數據驗證出來的數值,就是為你這隻股票「量身訂做」的最實用參數。
核心原則 | 操作要點 | 關鍵訊號 |
趨勢優先 | 順勢操作:在上升趨勢中,尋找負乖離買點;在下降趨勢中,利用正乖離賣出。 | 避免在下降趨勢中僅因負乖離大而抄底。 |
多重驗證 | 結合其他指標:不要單獨使用BIAS,需與其他訊號相互印證。 | 超賣驗證:BIAS超賣+ 成交量地量+ KDJ/RSI超賣+ 看漲K線(如鎚頭線)。 |
超買驗證:BIAS超買+ 放量滯漲+ KDJ/RSI超買+ 看跌K線。 | ||
強度與背離 | 辨識動能:強勢股乖離可長期高位徘徊;背離預示動能減弱。 | 底背離:股價創新低,BIAS低點卻抬高→ 潛在看漲。 |
頂背離:股價創新高,BIAS高點卻降低→ 潛在看跌。 |
【EBC平台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本資料僅供一般參考使用,無意作為(也不應被視為)值得信賴的財務、投資或其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