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指數KOSPI是韓國股市核心標桿,反映韓國股市的整體健康狀況。其波動性與全球經濟動態、國際資本流動、政策變化緊密相連。
KOSPI(Korea Composite Stock Price Index)即韓國綜合股價指數,是韓國交易所(KRX)編製的旗艦股指,涵蓋在韓國交易所主板市場上市的所有普通股票(除少數極為特殊的股票外),是衡量韓國股市及經濟健康度的核心指標。截至目前,成分股數量超過900隻。
此指數計算採用市值加權法。市值越大的公司(如三星電子、SK海力士、現代汽車、LG化學等巨頭),其股價變動對KOSPI指數的影響就越大。其中以三星最為著稱。
特徵 | 說明 |
成立時間 | 1983年1月4日(基點100) |
成分股數量 | 920只(截至2025年7月) |
覆蓋市值 | 佔韓國股市總市值>95% |
加權方式 | 自由流通市值加權 |
主要權重行業 | 資訊科技(35%)、工業(18%)、金融(12%)、消費品(11%) |
旗艦成分股 | 三星電子(20.1%)、SK海力士(7.3%)、現代汽車(4.5%)、LG新能源(3.8%) |
KOSPI的漲跌被廣泛視為反映韓國整體經濟健康狀況、企業獲利前景以及投資者信心的關鍵指標。它緊密關聯著韓國的出口、製造業活動(尤其是半導體和汽車)、國內消費以及國際資本流動。
與韓國出口額相關係數達0.82(近10年資料),尤其受半導體、汽車、船舶出口影響。外資持股佔比約32%,國際資本流動直接左右指數波動。
▶產業權重分佈
資訊科技:權重佔35%,代表企業→三星電子、SK海力士、Naver
工業:權重佔18%,代表企業→現代汽車、起亞、浦項製鐵
金融:權重佔12%,代表企業→KB金融、新韓金融、三星生命保險
必需消費品:權重佔11%,代表企業→愛茉莉太平洋、農心
材料:權重佔比9%,代表企業→LG化學、SK創新
其他(能源/醫療等):權重佔15%,代表企業→SK生物製藥、韓國電力
韓國指數KOSPI近期明顯進入震盪盤整期。市場在關鍵的心理和技術阻力位3200點附近反覆拉鋸,多空雙方博弈激烈。
指數多次嘗試突破此關卡未果,但下方在3170點附近也顯示出一定支撐,整體呈現窄幅波動的箱體特徵。這種猶豫不決的態勢反映了投資者在等待一系列關鍵事件明朗化前的謹慎觀望情緒。
近期市場的拖累主要來自金融板塊和政策不確定性。金融股,尤其是券商股表現疲軟,大幅下挫,主要權重股如KB金融、新韓金融等均顯著下跌。
這背後的核心擔憂是美國潛在的貿易政策風險——如果美韓在8月1日前未能達成新的貿易協議,川普政府威脅將對韓國商品加徵25%的關稅,這對出口依賴度極高的韓國經濟和金融穩定構成直接威脅。
同時,韓國政府預計8月公佈的稅改方案也令市場不安,尤其是可能調高大股東資本利得稅和證券交易稅的傳聞,引發了對投資熱情可能被抑制、外資可能撤離的憂慮。
外資行為仍是市場波動的重要推手。由於外資持有KOSPI總市值近三分之一,且對三星電子、SK海力士等核心龍頭股持股比例更高(分別約50%及55%),其動向對指數影響顯著。
時段 | 區間點位 | 漲跌幅 | 主導驅動因素 |
1月 | 2,580 → 2,720 | 5.40% | 全球AI熱潮推升半導體股;聯準會降息預期升溫 |
3月 | 觸及年度高點2,815 | 3.50% | 三星電子Q1獲利超預期;韓元升值至1,230/$(外資淨流入) |
4-5月 | 2,815 → 2,650 | -5.90% | 美國通膨反彈延後降息;北韓試射飛彈;三星3nm良率問題引發拋售 |
6月 | 2,650 → 2,740 | 3.40% | 中國下調LPR刺激經濟;SK海力士HBM3E訂單激增 |
7月(至23日) | 2,740 ± 30震盪 | 持平 | 觀望財報季(三星7/25發布);聯準會主席國會聽證 |
展望短期,市場方向將取決於幾個關鍵催化劑的落地:首先是8月1日美韓關稅談判的結果,若未能達成協議,關稅威脅可能引發市場顯著下行;其次是韓國稅改方案的細節,若缺乏如股息稅優惠等激勵措施,市場情緒可能進一步承壓;
最後是即將出爐的半導體巨頭(如三星電子)二季度財報及未來盈利指引,特別是關於AI晶片(如HBM)的訂單和前景展望,如果表現亮眼,則有望成為推動指數突破3200點阻力的關鍵動力。
【EBC平台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本資料僅供一般參考使用,無意作為(也不應被視為)值得信賴的財務、投資或其他建議。
「小那斯達克指數」主要指E-mini納斯達克100期貨,是投資人透過高流動性和槓桿工具參與科技股行情、實現靈活資產配置和風險管理的重要途徑。
2025年0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