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11月11日
近期,白银市场出现了异常活跃的情况,引起了投资者和机构的高度关注。虽然价格一直在50美元左右波动,但真正值得研究的并非几美元的上下浮动,而是市场为何短期难以下跌,这背后体现的正是“白银逼仓”现象。
所谓“逼仓”,指的是市场中部分有实力的买家掌握了大量可交割实物白银,使得短期价格波动难以改变整体走势。当可流通白银有限时,即便价格回调,市场供应紧张依然会对价格形成支撑。
实物库存变化
近期,伦敦金库白银库存出现九年来最大增幅,仅10月份就增加约5400万盎司。这种大幅流入源于历史性的套利机会,即市场紧俏导致资金从其他地区转移至伦敦。
早些时候,关税担忧促使白银大量流向纽约,使伦敦库存降至低点;10月初,印度需求激增,加上白银ETF申购热潮,进一步推高现货价格,使得实物白银稀缺性成为价格支撑。

供需结构变化
白银市场的供需结构主要受三方面力量影响:
实物需求持续走强:光伏、电池和高端电子产业提前锁定库存。
机构资金加速流入:投资者利用白银对冲通胀和货币贬值风险。
亚洲民间买盘活跃:印度、中国和东南亚市场的储备需求快速上升。
三股力量叠加,使自由流通的白银越来越少,短期回调幅度受到限制,从而形成典型的白银逼仓效应。
纸白银与实物白银的分化
过去,期货合约可缓冲供需紧张的影响,但随着市场对实物交割要求提高,纸白银的作用逐渐减弱,现货溢价不断拉高。价格的关键已不再是指数表现,而在于谁掌握可交割的实物白银。白银正从纸面交易时代向实物主导时代过渡,这意味着投资机会和风险并存。

长期趋势因素
白银供需紧张不仅是短期现象,还受到长期趋势影响:
全球货币体系调整推动资金寻找安全资产。
新能源产业加速排产,提高白银需求。
可流通库存下降,使市场供需接近临界状态。
当流通受限时,价格可能出现快速跳升,而非缓慢上涨。
在这种结构性紧张的市场中,投资者可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实物库存及可交割量:直接反映市场紧张程度。
产业链采购节奏及机构资金动向:决定短期价格支撑力度。
期货空头回补及现货溢价情况:体现实际买卖力量。
在库存紧张和需求旺盛的背景下,每一次价格回调可能都是加仓机会,而非抛售信号。
总结来说,白银市场已进入结构性供需紧张期。理解价格波动的核心,不在于表面行情,而在于谁掌握可交割实物。掌握库存变化、产业链采购和市场力量分布,是把握行情的关键。白银逼仓现象正在成为市场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对于投资者和市场学习者来说,理解这一现象有助于更科学地判断价格走势和操作时机。
【EBC平台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本材料仅供一般参考使用,无意作为(也不应被视为)值得信赖的财务、投资或其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