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10月09日
2025年10月,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数据显示,白银价格在短短两周内从35.2美元/盎司飙升至48美元/盎司,涨幅超过20%。这一波上涨不仅是价格反弹,更是全球白银战略布局、货币和金融策略调整的集中体现,显示出现货白银正在重塑国际储备体系和投资逻辑。
近期,全球多国央行和主权基金开始重新布局白银储备,以对冲美元风险、增强货币体系稳定性。
国家/地区 | 行动 | 备注 |
印度 | 增持现货白银 | 白银进口量同比暴增62%,黄金与白银储备齐增 |
阿联酋 | 重启现货白银储备 | 主权基金直接向瑞士仓库购入银条 |
沙特 | 重启现货白银储备 | 配合去美元化战略、增强金融安全 |
土耳其 | 首次增持 | 白银纳入官方储备计划,降低美元依赖 |
巴西 | 增持 | 强化货币多元化及储备多样化 |
中国香港 | 增持 | 白银储备纳入金融管理局官方计划 |
哈萨克斯坦 | 增持 | 配合外汇和黄金储备策略 |
印尼央行首次在内部文件中明确白银战略地位,计划将其纳入官方储备体系。这是过去40年来首次有央行在正式文件中提到白银储备,显示白银的战略意义正在显著提升。
分析人士指出,这一轮央行增持行动,显示出全球储备资产配置正在从单一美元和黄金,向白银及其他贵金属多元化转变。
自2025年9月17日美联储年内第二次降息(25个基点至4.75%)以来,美元指数从103.2下跌至98.7,全球流动性迅速释放。低收益的美元资产和美债开始失去吸引力,资金大幅流入实物贵金属,其中白银因价格低、波动高、杠杆效应强,成为资金追逐的主要标的。
黄金价格突破4000美元/盎司
白银价格短期涨幅超过20%
华尔街分析:黄金代表央行,白银代表市场名义资金,央行也在买银
市场普遍认为,降息后的流动性冲击,让白银不仅作为对冲工具,也成为短期高波动投机的焦点。
白银供应面紧张,市场可交割白银量降至历史低位,工业需求持续高涨,形成供需错配:
数据项 | 数值 | 说明 |
全球可交割现货白银 | 8342万盎司 | 2016年以来最低水平 |
全球主要仓库库存 | ↓37% | 一年内下降幅度明显 |
全球白银产量 | 8万吨 | 2025年预计产量 |
全球白银需求 | 12万吨 | 供需缺口达3.9万吨 |
工业需求方面:
光伏产业消耗全球年产量18%
每辆纯电动车需30–50克白银
半导体、5G设备和新能源储能行业对白银依赖持续增强
有专家指出,白银的工业需求刚性、不可替代,同时供给受限,这使其价格在投资、储备和工业应用三者之间形成多重支撑。
除了供需因素,地缘政治和金融体系重组同样推动白银价格:
南美矿产争夺战:中国、美国矿企在墨西哥、秘鲁展开联合开采谈判
能源结算白银指数:中国、俄罗斯、伊朗签署合作框架,尝试以白银计价能源贸易,挑战美元石油定价权
中美贸易摩擦及出口限制,使白银价格波动不再仅由市场供需决定
分析认为,白银正在从传统贵金属,转化为金融、战略和工业价值交汇点,在去美元化浪潮中,其储备和交易功能正逐渐放大。
目前华尔街部分大型基金仍持空头仓位,但价格逆势飙升,逼空行情正在形成:
若现货白银价格突破42美元/盎司,预计超过3亿美元空头合约将被迫平仓
白银价格与实际利率几乎呈完美反向:利率下降 → 通胀上升 → 白银价格飙升
历史经验显示:
1979年:白银从6美元 → 49美元
2010年量化宽松后:白银从9美元 → 48美元
2025年:美联储降息正在触发第三轮超级行情
投资者普遍关注白银的波动区间和空头压力,短期可能形成大幅波动,同时中长期价格趋势指向供需缺口和储备需求带来的稳步上行。
白银正从贵金属转化为:
战略金属:全球储备资产候选人
货币储备:去美元化背景下的重要工具
新能源与科技支柱:光伏、电动车、半导体产业不可或缺
去美元化、供应紧张、工业需求刚性叠加金融政策因素,使现货白银的金融、工业、战略价值交汇,成为新时代金融格局的核心资产。百元白银倒计时已开始,这不仅是投机者的机会,更是一场全球金融和资源战略重塑的标志。
【EBC平台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本材料仅供一般参考使用,无意作为(也不应被视为)值得信赖的财务、投资或其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