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岸人民币兑美元走势主要受外部关税与美元变化、利率差异的影响以及央行政策调控影响。从投资角度看,汇率波动带来了债券、权益、大宗商品和衍生品四大投资赛道的机会。
今年以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CNH/USD)经历了一轮“深V”行情。4月受特朗普政府宣布对中国加征34%关税影响,CNH最低贬至7.42.创两年内新低;8月,随着美元回落、国内稳增长政策显效,CNH已回到7.18附近,年内累计升值2.11%。
剧烈波动背后,既反映了中美关税博弈,也揭示了全球资金对人民币资产的重新定价。
❯三条主线决定方向
1、外部主线——关税与美元的跷跷板
特朗普2.0时代的关税政策是人民币最大的“黑天鹅”。机构测算,若34%关税全面落地,CNH可能突破7.5;若谈判缓和,则将重回7.1-7.3区间震荡。
情景 | 概率 | CNH波动区间 | 关键指标 |
全面征收34% | 30% | 7.45-7.60 | 中国对美出口同比<-20% |
部分豁免征收 | 50% | 7.20-7.35 | 美消费品通胀>5% |
谈判暂停 | 20% | 7.10-7.25 | 美国失业率>4.5% |
2、利率主线——中美利差倒挂的极限测试
美联储上半年仅“预防性降息”25bp,美元指数一度冲破109.对人民币形成被动贬值压力。下半年美国财政可持续性遭质疑,美元回落,人民币获喘息空间。
3、政策主线——央行“底线+顺周期纠偏”组合拳
逆周期因子、离岸央票、外汇风险准备金率等多工具并用,向市场传递“7.5是政策顶”的清晰信号。
❯汇率波动衍生的四大投资赛道
1、债券:利差收敛交易
人民币快速升值阶段,外资通过“债券通”净买入国债,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下行15bp。策略:CNH升值突破7.2时加仓中长期利率债,待利差收窄后获利了结。
最佳入场信号:CNH升破7.25 + 中美利差收窄至-130bp以内;
持仓周期:3-6个月(利差收敛速度约每月10-15bp)
2、权益:北向资金的“汇率跷跷板”
北向资金流向对CNH弹性极高。Wind数据显示,CNH每升值1%,北向资金周均净流入增加约80亿元人民币。重点关注:
高美元负债、高海外收入的“汇率受益”板块(家电、电子代工);
进口成本敏感型行业(航空、造纸)的波段机会。
汇率变动 | 主力配置行业 | 历史弹性系数(β) |
CNH升值1% | 家电(美的集团)、电子(立讯精密) | 1.2-1.5x |
CNH贬值1% | 航空(中国国航)、造纸(太阳纸业) | -0.8x |
3、大宗:黄金与铜的“双属性”逻辑
当CNH贬值叠加美元强势,黄金成为对冲首选;而当国内稳增长政策加码、人民币升值确认,铜等工业金属受益于进口成本下降及需求复苏。2025年Q1,离岸人民币计价黄金上涨8%,而伦铜同期上涨11%,呈明显跷跷板。
当CNH贬值至7.3+美元指数>105.做多黄金/铜比值;
当CNH升破7.2+中国PMI>50.反向做空比值。
4、衍生品:波动率策略
2025年CNH期权隐含波动率均值较2024年提高约50%,适合构建“宽跨式”组合:在7.1-7.4区间卖出双端、在7.5上方买入保护性看涨,赚取波动率溢价并锁定极端风险。
情景 | 触发条件 | CNH区间 | 推荐资产组合 | 风险信号 |
基准情景 | 关税温和、美经济软着陆 | 7.1-7.3 | 50%A股蓝筹+30%中债+20%大宗 | 美元指数>110 |
贬值情景 | 关税全面落地、美降息放缓 | 7.4-7.5 | 30%美元现金+40%黄金+30%防御债 | 中间价连续三日调弱>300点 |
升值情景 | 中美重启谈判、美财政担忧升温 | 6.9-7.1 | 60%港股科技+20%铜+20%可转债 | 北向单周净流入>500亿 |
离岸人民币不再是单边押注的标的,而成为多重宏观变量交织下的“高弹性资产”。投资者要厘清关税、利差、政策三大主线,在债券、权益、大宗、衍生品间灵活切换,才能将汇率波动转化为超额收益。
【EBC平台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本材料仅供一般参考使用,无意作为(也不应被视为)值得信赖的财务、投资或其他建议。
2025年美元贬值趋势或将持续,主要受降息、财政赤字、债务风险和市场减持影响。投资应增持非美货币、加大黄金配置、关注大宗商品和美国出口商股票等进行布局。
2025年08月19日处置股是台湾证券交易所或柜买中心对异常交易股票的监管措施,通常因股价波动、成交量异常或媒体报道等原因被标记,交易受到严格限制,持续时间通常为10个营业日。
2025年08月19日EWT ETF是一只专注于台湾市场的ETF,为投资者提供便捷渠道参与台湾核心科技与金融企业的成长,同时兼顾分散风险与长期收益,但仍需关注市场波动、汇率及税务影响。
2025年0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