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9日
在资本市场的涨跌循环里,“熊市”是每位投资者都绕不开的话题。大家都知道那句话——“牛市让人致富,熊市让人清醒”。它就像一场“冷水浴”,把原本热闹非凡的股市变得冷冷清清,投资者们也从之前的兴奋和贪婪,一下子跌入了焦虑和恐惧的情绪深渊。不过,别害怕!只要我们真正了解它的规律,掌握一些应对策略,说不定还能在这里面找到意想不到的赚钱机会呢!
“熊市”(Bear Market)指的是金融市场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下跌的状态。
一般而言,当主要市场指数或资产价格从近期高点下跌超过20%,即被认为进入熊市。
这一市场状态往往伴随着投资者的悲观情绪、大量抛售行为以及经济基本面的恶化。
要注意的是,20%下跌并非绝对的标准。其实更为关键的反而是市场情绪,也就是说:
当投资者从追求冒险的偏好转向了避险资产的时候,市场就容易进入空头市场状态。
而且这个时间长短不一,短则数月,长则数年。
历史上的具体熊市如下:
年份范围 | 跌幅 (%) | 持续时间 | 原因 |
1929 | 44.7 | 67天 | 1929年股市崩盘 |
1930-1932 | 83 | 2.1年 | 经济衰退,银行倒闭 |
1932-1933 | 406 | 173天 | 经济持续衰退 |
1933 | 29.8 | 95天 | 新政实施初期的市场调整 |
1934-1935 | 31.8 | 1.1年 | 经济复苏中的波动 |
1937-1938 | 54.5 | 1.1年 | 经济衰退,战争预期 |
1938-1939 | 31.9 | 229天 | 欧洲战争爆发 |
1939-1940 | 31.9 | 229天 | 二战初期的不确定性 |
1940-1942 | 34.5 | 1.5年 | 二战对经济的影响 |
1946 | 26.6 | 133天 | 战后经济调整 |
1948-1949 | 20.6 | 363天 | 冷战初期的经济波动 |
1957 | 20.7 | 99天 | 苏联卫星发射引发的恐慌 |
1961-1962 | 28 | 196天 | 肯尼迪总统任期的市场波动 |
1966 | 22.2 | 240天 | 越南战争对经济的影响 |
1968-1970 | 36.1 | 1.5年 | 经济滞胀初期 |
1973-1974 | 48 | 1.7年 | 第一次石油危机 |
1980-1982 | 27.1 | 1.7年 | 里根经济政策调整 |
1987 | 33.5 | 101天 | 1987年股市崩盘 |
2000-2002 | 49.1 | 2.5年 | 互联网泡沫破裂 |
2007-2009 | 57 | 1.4年 |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 |
在西方文化中,熊象征向下攻击的力量,与“向上冲刺”的牛相对立。因此,将市场下跌的状态形象地称为“熊市”,而上涨周期则称为“牛市”。
1.熊市的特征
通常具有一下六个投特征:
股价长期下跌:跌幅超过20%,市场进入熊市。
投资者信心崩溃:市场情绪从“贪婪”迅速转为“恐惧/悲观”,投资者急于止损,资金持续流出。
风险资产被抛售:资金流向保守资产,如现金、国债、黄金等避险标的,市场流动性转差。
经济表现疲软:它通常与经济放缓甚至衰退同步出现,企业利润下滑,裁员增加,消费疲软。
政策干预频繁:政府和央行可能通过降息等刺激方案救市,但市场反应有限。
短线反弹:空头市场期间偶尔会出现“死猫跳”式的短线反弹,但无法形成持续多头趋势,整体趋势仍是低点持续下移。
2.牛市的特征
牛市具有明显的特征,使其与其他市场趋势区别开来。以下是牛市的主要特征:
资产价格上涨:股票等资产价格持续上涨,由投资者对市场的强烈信心及旺盛需求推动。
投资者信心高涨:人们普遍相信价格将继续上涨,导致买入活动增加和交易量上升。
经济增长:牛市通常与经济扩张期同时发生。GDP增长、低失业率和稳定的通胀是支持市场上涨的重要指标。
企业盈利强劲:在牛市期间,企业通常公布稳定的盈利增长,进一步推动股票价格上涨并吸引更多投资。
风险偏好增加:投资者倾向于承担更多风险,投资于成长型股票或小型公司。
市场流动性较高:随着交易活动的增加,市场流动性增强。
项目 | 牛市(Bull Market) | 熊市(Bear Market) |
市场方向 | 持续上涨 | 持续下跌 |
涨跌幅标准 | 涨幅超过20% | 跌幅超过20% |
投资者情绪 | 贪婪、乐观 | 恐惧、悲观 |
经济表现 | 增长强劲 | 衰退或放缓 |
平均持续时间 | 6.6年 | 1.3年 |
历史例子 | 2009–2020美股长牛 | 2008金融危机空头市场 |
它往往由多种内外部因素共同触发,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经济衰退
经济增长放缓、GDP 增速下降时,企业经营环境恶化、利润减少。
居民收入减少、消费市场萎缩,股市失去支撑。
如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大量企业亏损,标普500指数暴跌57%。
2. 加息周期
加息周期会提高企业融资成本、压缩利润空间,使债券收益率上升。
吸引资金从股市流向债市,影响企业盈利和市场预期。
例如,2022年美联储大幅加息,纳斯达克指数进入熊市。
3. 政策收紧
央行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应量,收紧信贷,使市场资金面紧张。
投资者难以获得足够资金支持股票投资,导致股价下跌。
如2007年中国央行采取紧缩性政策,股市出现大幅调整。
4. 黑天鹅事件
是指难以预测且影响巨大的突发事件,如战争、疫情、金融危机等。
会引发市场恐慌情绪,导致投资者大量抛售股票。
如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全球股市暴跌,标普500指数短时间内下跌34%。
5.市场过热后的修正
牛市后期,投资者过度乐观、盲目追高,导致股票价格脱离基本面,估值过高。
当市场意识到估值过高时,就会出现大规模调整,导致空头市场来临。
如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纳斯达克指数暴跌78%。
6.投资者心理:恐慌与羊群效应
当市场出现下跌趋势时,投资者易陷入恐慌,跟风抛售股票,形成羊群效应。
进一步放大市场下跌幅度,加速熊市到来。
如1929年大萧条期间,投资者恐慌性抛售导致股市崩盘。
7.流动性危机与杠杆爆仓
市场下跌触发保证金追缴或基金赎回潮时,会引发被迫卖出,形成恶性循环。
如2015年A股股灾期间,融资盘爆仓导致“多杀多”,千股跌停。
1.一期:高位震荡(分配期)
①市场特征:市场高位回落,经济数据变差,利淡消息频出,股价和成交量双降,整体仍高位震荡,未现崩盘。
②投资者行为:部分投资者获利了结,预见转熊风险;多数人仍抱希望,认为只是调整。
例如,在2007年次贷危机初期,市场对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尚未充分认识,许多投资者仍认为市场只是短期调整。
2.二期:加速下跌(恐慌期)
①市场特征:股价暴跌,恐慌性抛售致成交量飙升,负面新闻充斥,经济数据下滑,指数与个股齐跌。
②投资者行为:情绪极度悲观,急于止损,资金外逃,交易活跃但因恐慌抛售,非正常交易。
例如,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雷曼兄弟破产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恐慌性抛售,许多股票在短时间内跌幅超过50%。
3.三期:情绪极度悲观(绝望期)
①市场特征:市场持续低迷,股价低谷,估值极低,成交量萎缩,资金撤离,气氛消极,投资者信心尽失。
②投资者行为:底部酝酿,聪明资金布局,大部分投资者放弃,少数远见者寻机会。
例如,在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的市场底部,许多优质股票的估值已经跌至历史低位,为后续的牛市奠定了基础。
▍1. 保持冷静与理性
避免盲目跟风抛售,遵守投资纪律,重视长期战略目标。
▍2. 分散投资,优化配置
将资金配置到债券、黄金、REITs等防御型资产中,以降低整体波动风险。
▍3. 关注基本面,长期布局
优质企业在空头市场中更可能被错杀,是逢低吸纳的良机。
例如,2008年巴菲特大举买入美国银行,最终大获成功。
▍4. 合理使用避险工具
包括:
做空(适用于专业投资者)
买入卖权(Put Options)
反向ETF(如SQQQ、SH等追踪纳指、标普的反向表现)
▍5.熊市中的投资机会
虽然整体市场下跌,但空头市场中也隐藏价值投资的“黄金坑”:
防御性行业:医疗、公用事业、必需消费品等具备抗周期能力;
错杀优质股:如疫情期间的特斯拉、苹果等;
逆向投资策略:在大众悲观时布局,等待情绪反转。
当股市进入空头市场,大多数投资人担心资产缩水,但其实在市场下跌时,也有机会获利。不过,这些方法都涉及风险,需谨慎操作。在熊市赚钱的方法有3种:
1. 做空(Short Selling)
做空是最典型的空头市场操作方式,简单来说,就是「先卖后买」。投资人先向券商借股票,以当前价格卖出。等股价下跌后,再用较低的价格买回归还,赚的就是中间的差价。
举例说明:假设以每股 $93 做空 100 股,如果股价下跌至 $83 回补,那么:
项目 | 金额(美元) | 计算公式 |
初始做空价格 | 93 | - |
回补价格 | 83 | - |
每股盈利 | 10 | 93 - 83 |
总盈利 | 1,000 | 10 × 100 |
说明:
“先卖后买”,在股价下跌中赚钱
适合经验丰富者,风险高,亏损可能无限
涉及融券机制,不适合新手
2. 买入卖权(Put Options)
卖权(Put Option)是一种选择权(又称期权),给投资人在特定时间内,以指定价格卖出股票的权利。其特点如下:
买入“看跌期权”,当股价下跌时,期权价值上涨
利润无限,但最大亏损仅限权利金
选择权操作需开通特别交易权限
适合中高级投资者对冲或投机
3. 反向 ETF(Inverse ETFs)
反向 ETF 是专为熊市设计的工具,它的价格与追踪指数呈反向走势,简单来说就是指数跌 1%,反向 ETF 涨 1%。
举例说明:假设投资者买了100股反向ETF,每股100美元,总价值10000美元。那么:
情景 | 指数变化 | 反向ETF变化 | 初始价值 | 最终价值 | 盈亏 |
指数跌1% | 下跌1% | 上涨1% | $10,000 | $10,100 | $100盈利 |
指数涨1% | 上涨1% | 下跌1% | $10,000 | $9,900 | $100亏损 |
说明:
指数跌,ETF涨,简洁易懂
适合短期交易,不宜长期持有
有些杠杆型反向 ETF,甚至可放大至 2倍、3倍收益(同样风险也加倍)。
总结:
熊市并不可怕,关键在于你是否理解它,并制定了应对的策略。
掌握它的逻辑和节奏,不仅可以规避损失,更能抓住绝佳的长期投资机会。
而每一轮空头市场过去,新的牛市也正在酝酿中。